热点:黄河岸边护鸟人
本篇文章2328字,读完约6分钟
王舍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亲河,保护黄河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持续快速发展的千秋大计。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化。 多年来,黄河保鸡人这支志愿者队伍提出了“一个也不可或缺”的口号,通过志愿者巡逻、入户普法、环境宣教、警察出击合作等多条途径,让越冬的大鸨等鸟类在尽可能多的地方明年春天安全北上 志愿者们的努力得到了当地林业部门、森林公安的大力支持。 黄河方面的这些保人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展示了社区生态管理在保护生物多样化中的作用。
给你一个大鸨温暖的家
黄河滩的冬夜总是特别寒冷,但在河南新乡黄河湿地,冒着寒冷保护越冬候鸟的志愿者的身影很常见。
转移到黄河滩越冬的候鸟中有一种叫“大鸨”的鸟,在国家级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近年来,由于栖息地丧失、农业生产和人类活动、偷猎和吸毒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鸨的东方亚种成为鸟类的“大熊猫”,数量越来越少。
作为陆地上最重的飞行鸟类之一,成年雄性大鸨的体重可达10公斤以上。 如果翅膀足够展开,大约有两米。 这种杂食性的大型地栖鸟类的栖息需要广阔的平原、草原、田野。
河南新乡市长垣县的黄河湿地,自古以来就是大鸨(东方亚种)等从远处越冬的候鸟的栖息地。 为了生存,每年11月初,从蒙古和内蒙古等地飞往黄河中下游的河南省,第二年3月中旬左右,前往北方的繁殖地。 偷猎者看清了那些习惯,经常闻风而来。 在黄河岸边与偷猎者战斗的力量中,不仅有保护区的员工、森林公安,还有民间志愿者。
宋克明今年55岁,是长垣县的一般农民。 说到大鸨,他的眼睛闪闪发光。 这个温厚的河南男人,保护了远方来的鸟们二十多年。 关于为什么要保护鸟,他说小时候这附近候鸟特别多。 但是,20世纪90年代末,他参加环境调查时突然发现黄河湿地很少见到癌症。
“我是普通农民,说不出什么道理,但我认为所有物种的灭绝都会对自然界产生巨大的影响。 只有这样,我也会继续做下去,直到我也做不到为止。 我想给大鸨一个温暖的家。 ”宋克明说。
有这种想法的不仅仅是宋克明一个人。 很快,有当地志向的人自愿组成民间保护队。 年4月18日,在中国生物多样化保护和绿色基金会的支持下,当地正式招牌设立了社区保护地“中华大诺根保护地长垣”。
2 .“移居”的鸟人
宋玉杰也是志愿者队的一员。 过去5年,他自己也像“候鸟”一样,每年随着大鸨等候鸟的“迁徙”,半年在外省打工,半年回老家保护鸟。 宋玉杰说:“我做志愿者真的尝到了酸辣。” “附近几个县的偷猎者听说过我。 只要我在这里,他们就不敢出去。 保护候鸟很认真,冒着生命危险,发现哪里有下毒的迹象,可以整晚躲在那里等着下毒的人出现。 不管他们有多少,我都没害怕过。 因为我很正气,勇气很强。 他说。
年10月7日,移动候鸟的“先头部队”跳入黄河湿地,捕鸟蠢蠢欲动。 大鸨天生笨蛋,晚上骑摩托车,头上开着强光灯的偷猎者经常带着凶恶的猎犬,容易抓住大鸨。 最近,强光灯只有20到30米远,大鸨还在朦胧地望着。 那天晚上,志愿者们在保护区发现了3名偷猎者,协助警察没收了1辆车辆、3张鸟网。 10月10日,又蹲了一夜,最终抓住了2个捕鸟人,拆除了4张鸟网,救出了29只被捕的鸟。 之后,志愿者向森林公安通报,把偷猎者及其犯罪车辆交给了警察。 年入冬后,志愿者们在巡逻中发现并移交了10多个执法部门,长垣县刑事立案2件、封丘县刑事立案3件、兰考县林业执法部门正在调查9名偷猎嫌疑人。
“我对野生动物和候鸟的感情很深,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 候鸟飞走的时候,我站在天空的保护区,心情低落,想跟着鸟北上。 明年鸟飞回来的时候,我会早点打工回家,在老家推进鸟的保护,等候鸟飞来。 ”今年10月初,宋玉杰再次结束了在广东的工作,开始了回乡保护候鸟的志愿者。 明年3月候鸟起飞后,他再次出去找工作。
下午开始巡逻,天亮后回家睡觉成了宋玉杰和很多志愿者冬天生活的日常。 宋玉杰指出,只有动员越来越多的志愿者联系公安巡逻,开展实际打击才能有效抑制偷猎者。 从10月8日到现在,这些志愿者们为保护候鸟巡逻了数万公里,出动了数百名志愿者,在长垣、东明、兰考、封丘、开封等周边地区留下了脚印。
3 .跨省合作担任共同警卫
像大鸨这样保护移动的候鸟,绝对不是一地、一队就能完成的,重要的是跨地区联动巡逻。 黄河沿岸的爱的人很多,受长垣野保志愿者的影响,也加入了爱鸟、保护鸟的行列。
豫鲁境的这条黄河,往西是河南长垣,往东是山东的点心店。 黄河在豫鲁交汇的这片大地上冲刷着南北近100公里的海滩,在这片海滩上长期生活着大鸨和雁鸭类等各种野生鸟类。
李海洋是山东点心店的公安干部,业余,他几乎把所有职业的余暇时间都投入到鸟类保护中。
他和野鸟的缘分始于2008年。 有一天,他去市里发现一个农民卖猫头鹰(短耳鸦)。 这只鸟的腿被绳子绑住肿了。 他很快停止了这笔生意,救了这只鸟。 从那时起,他开始走上了保护野生鸟类的道路。
年在鸟保护会议上,李海洋认识宋克明,听到他说大鸨情况不好,宋克明建议。 “是拯救猛禽类的闲暇,组织志愿者,黄河两岸的人共同做保护事业吗? ”。 当时,李海洋欣然答应了。 然后他被邀请去看长垣,学习白天和晚上怎么巡逻,回来开始行动。
随着东岸野保志愿者的参与,豫鲁黄河两侧的民间保护力形成了夹击之势,在过去三年多中取得了不斐成绩,执法机构成功解决了一些偷猎事件,有力打击了偷猎分子的鼻息。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这条黄河湿地的生态环境更好,大鸨的数量也逐年上升。
今年11月首次到达的大鸨有220只。 最近,在新乡黄河自然湿地越冬的大鸨今年创造了超过500只的新记录,这一点一直备受关注。
标题:热点:黄河岸边护鸟人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203/33756.html
上一篇:热点:苏涛,测龄青藏高原
下一篇:热点:水上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