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苏涛,测龄青藏高原
本篇文章2147字,读完约5分钟
本报记者叶传增
核心阅读
世界屋顶西藏高原,是如何一步一步上升的? 古植物研究员苏涛8年间去了18次青藏高原,通过同事和对古植物化石的大量研究,利用古植物学证据,推测青藏高原更准确的隆升时间,重建了青藏高原的古海拔和古地形。
今年10月,发表了第2届吴征镓植物学奖。 这是中国第一个植物学专业奖。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热带植物园研究员苏涛(图,资料照片)获得青年创新奖。 他提出了构建青藏高原的古海拔和古地形,青藏高原到新纪才整体形成高原的观点。
我听说一位植物学家研究青藏高原的形成和发展,有点“跨境”。 但是读苏涛的简历,你不这么认为。 年37岁的苏涛,从2011年开始进入青藏高原考察了18次,与同事采集了3万余份化石标本,发现了32个化石植物新物种,利用古植物学的证据,构建了青藏高原的古海拔和古地形。
发现古植物化石中时间的秘密
“高原隆升是地质学问题,但研究的立场不限于地质学。 》苏涛介绍说,20世纪60年代,中国科学院和原国家体委等共同组织了珠穆朗玛峰和希夏邦马峰登山科学考察队,在希夏邦马峰的北坡海拔5700—5900米,距今约300万年的砂岩中发现了阔叶植物化石。
据专家评价,这是高山栎叶化石。 枹栎多生长在海拔2500—4000米的山区。 根据这个估计,喜马拉雅地区最近在300万年内经历了急剧的上升。
“这开始了用古植物化石讨论青藏高原隆升问题。 直到今天,我们从事的古植物学、古环境重建研究依然沿袭了这种做法。 ”苏涛说。
2011年,苏涛领导人周浙江昆研究员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热带植物园成立了古生态研究组。 研究组发现西南地区季风气候在新纪逐渐增强,是形成该地区生物多样化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 为了进一步认知生物多样化和环境变化的相互关系,有必要在青藏高原展开研究。
那年10月,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热带植物园组织了4名青藏科考队。 当时29岁的苏涛刚从博士毕业,成为科考队的一员,与这片大地结下了莫名的缘分。
找到青藏高原隆起时间的直接证据
“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我国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试验在西藏芒康发现了植物化石,但在其后的30年间,没有人进一步研究过。 》苏涛一行的首要任务是找到过去文献中记载的芒康植物群的化石点,为后续化石采集“先锋”。
入藏之路不容易。 科考队白天赶路经常遇到塌方,一等是几个小时。 一到晚上,严重的高原反应使队员们整夜睡不着。 等他们终于到达芒康县卡均村,从早到晚忙碌地工作,但经常一无所获。 有一天,夕阳的馀晖映在岩石的断面上,强光使我眼花缭乱。 大家失望地打算回去的时候,有人在岩石的断面上发现了小叶。
“看起来像桦木科的一种,剩下的不完全,但至少说明我们在找对的地方! ”第二年,苏涛带队再次来到芒康进行专业采集。 有一天,一个藏族老乡拿着化石找到了科考队,问:“你在找这个吗? ”。 苏涛一收,高兴地往外看——这是青冈亚属的叶子化石!
青冈亚属植物常绿乔木,多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见物种,分布海拔3000米以下,卡均村海拔3900米。
“青冈化石的发现意味着这里海拔上升,地球温度急剧下降,或者两种情况都存在。 总之是重要的发现! ”在老乡的指导下,苏涛在发现青冈化石的地层剖面上发现了桦树的落叶类群。
前后五年,苏涛带队在六上芒康采集了共计5000多块植物化石。 回到实验室,他们进一步进行了化石鉴定、古海拔重建、模型模拟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最终形成了重要的学术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上。 论文首次从古植物学的角度提出了新的观点: 3300万—3500万年前,青藏高原的东南缘经过一定的上升达到了现在的高度。 迄今为止的研究认为青藏高原的东南缘在1000万年前达到了现在的高度。
“也就是说,植物化石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说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隆起发生得更早。 ”苏涛说。
8年,通过了18次青藏高原科学考试
2011年首次踏入青藏高原以来,8年间苏涛来这里18次,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野外工作时间累计超过300天。 他回忆说,高原反应严重时,蹲下来起立非常困难。 有时蹲不住,趴在地上采集化石。
苏涛还参加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 在西藏北羌塘草原的伦坡拉盆地,苏涛和团队从距今2500万年的地层中采集了完美的棕榈叶化石标本。
“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棕榈科植物在高寒地区无法生存。 我们通过一系列研究认为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中部的海拔不会超过2300米。 ”苏涛解释说,从过去的观点来看,在3500万~4000万年前,这个地区已经达到了4000米的高度。 棕榈化石的发现使青藏高原中部的抬起史至少在约1000万年后。
严峻的自然环境也伴随着苏涛的科学考试之旅的危险。 年中秋节刚过,苏涛一行从伦坡盆地的某化石点回来时,突然遇到了陷车。 黄昏时,手机没有信号。 打开地图,最近的居住地离塌陷地点还有10公里左右。 看到夕阳西下,苏涛说:“别等我死,快走! ”。 幸运的是,一行人徒步走了一个半小时,终于找到了藏人的家住下来。
“青藏高原蕴藏着无限的奥秘,等待着人们挖掘。 》吴征镒植物学奖颁奖典礼上苏涛这样叹息道。 他说在科研道路上,还有很多神秘等待挖掘,他随时准备出发。
标题:热点:苏涛,测龄青藏高原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203/33755.html
上一篇:热点:沙坡尾,渔歌又响
下一篇:热点:黄河岸边护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