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我国出台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指南”
本篇文章1084字,读完约3分钟
人民网北京9月11日电(记者余璐)日前由自然资源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共同发行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指南(试行)》(以下称《指南》),各地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以下称《》)
《指南》包括八个正文和三个附录,对“山水工程”的实施提出了总体要求,确定了保护修复的大体和常规规定,包括“山水工程”的实施范围和期限、工程建设复印和自然生态空间的保护修复、技术流程、监测判断和
《指南》确定,“山水工程”的实施,全面贯彻习大生态文明思想,重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针,反复节约以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及内在规律,采用基于自然的处理方案,综合运用科学、法律、政策、经济和公众参与等手段,整合项目和资金,采取工程、技术、生物等多种措施,山水林田湖
《指南》规定,实施“山水工程”要以生态优先、绿色快速发展、自然恢复为主,以人工修复为辅,服从计划、综合管理、面向问题、科学修复、经济合理、利益综合、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要求等5项保护修复 《指南》还确定了自然生态空间和乡村、城市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要求。
据记者介绍,年~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原国土资源部、原环境保护部共同组织实施了3次25个“山水工程”试验。 《指南》在总结试验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生态保护修复了先进理念和相关标准、实例经验,充分吸收了广纳各方面的建议,经过多次编纂完全修订。
“党中央对统一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的管理早就有部署要求,贯彻执行这些部署要求,需要指导实践的标准。 自然资源部生态修复司相关负责人对人民网记者说:“这是中国第一个山水林田湖草根据生命共同体理念体系指导中国生态保护修复实践,具有通则性质的规范,是重要的象征性成果。”
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的范树印对人民网记者说,与以往单一因素或单一目标的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不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是以更大的空间尺度统一各种因素的管理。 为了实现整体目标和具体工程子项目目标的比较有效的联系,《指南》引入了尺度概念。
“尺度是观测或研究对象的物体或过程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单位。 ”范树印解释说,《指南》的技术框架中提出了区域(或流域)、生态系统及场所的三级尺度,以不同的尺度处理不同的问题。 在地区(或流域)、生态系统及场所尺度上分别开展的事业是工程计划、工程设计及工程实施。
另外,《指南》也适用于中央财政支持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也适用于地方自行开展的各种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目的是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整体的保护、系统修复、综合管理。
标题:热点:我国出台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指南”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202/33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