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公益 > 热点:尽快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法规

热点:尽快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法规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2-02阅读:

本篇文章2698字,读完约7分钟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郄建荣

公司或者个人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的,政府可以作为权利人提出索赔。 这是去年年底中国和国家发行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行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确定规定。

热点:尽快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法规

到今年年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在全国推广了两年,该制度全面落地。 生态环境部最近公开了20个典型的例子,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事件政府的索赔金额超过了亿美元。

热点:尽快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法规

参与“北京市小月河生活粪便污染物倾倒事件”( 20个典型案例之一)的北京汉鼎联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作伙伴张义平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虽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事件的特征很明显,但在赔偿金额很难明确等问题上 湖北省仙桃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金俊华提出,必须尽快颁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专业的法律或法规。

热点:尽快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法规

全国有600多个案件

据生态环境部称,从去年开始到去年,选择吉林等7个省(市)开展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验。 根据年发表的“方案”要求,从年开始在全国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热点:尽快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法规

《方案》的最大亮点是引入了政府作为权利人对公司或个人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提出赔偿的制度。 生态环境部指出,这项改革要求省级政府、市地级政府作为赔偿权利人,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人追究损害赔偿责任,加强违法主体的责任,提高违法价格。

热点:尽快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法规

生态环境部政策和标准司长别涛指出,《方案》实施前,公司必须引起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根据现有法律规定承担两种民事赔偿责任。 即造成人身伤害的,应当依法承担对人身伤害的赔偿责任。 发生财产损失的,应当依照规定承担财产损失的赔偿责任。 “对生态环境自身损害的赔偿责任没有规定。 别涛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在现有的人身赔偿、财产赔偿的基础上提高赔偿力,引入新概念,即生态环境损害的赔偿责任”。 别涛说,根据《方案》的要求,对生态环境的损害赔偿将由政府及其指定的部门或机构提出。

热点:尽快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法规

生态环境部指出,生态损害赔偿制度是非诉讼制度,其优势是除了现有的环境民事诉讼外,还应创设“协商”生态环境损害救济的新途径。 其中,调查判断复印及修复启动期间的明确化赔偿责任的负担方法优先修复方法,无法修复时适用金钱赔偿责任等可以通过协商处理。

热点:尽快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法规

据生态环境部透露,《方案》在全国实施后,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成立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领导小组,颁发了实施方案,另外126个市(区、县)颁发了当地实施方案,在各地进行了90项协商、调查

热点:尽快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法规

生态环境部表示,目前各地赔偿权利人及其指定部门或机构已经处理了600多件案件,处理了200多件,形成了有影响的典型事件。

环境署索赔金额超过亿元

从生态环境部公开的20个例子来看,一些事件政府索赔额巨大,其中内蒙古阜丰生物科技有限企业大气污染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方案和济南章丘非法倾倒危险废物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方案中,政府部门索赔额均超过亿元

热点:尽快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法规

内蒙古阜丰生物科技有限企业世界第一大谷氨酸制造商中国阜丰集团的核心公司(以下简称阜丰集团)。 生态环境部表示,这家公司投产后,厂区无组织恶臭气体被排放,影响了空气环境质量和城镇居民的生活。 比较大众反映异味问题,多年来,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局进行现场调查,以各种方法促使公司整改。 检察机关就公司的污染问题提起了民事公益诉讼。 公益诉讼期间,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局与阜丰集团进行了多次协商,最终明确了环境损害赔偿额为1.0560亿元。 检察机关据此与阜丰企业和解解约。

热点:尽快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法规

据生态环境部透露,在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局和呼和浩特市检察机关的共同催促下,目前已经备齐了1.0560亿元的赔偿资金。

年10月21日凌晨2点,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普集镇上皋村废弃三号石炭井发生重大非法倾倒危险废物事件,4人当场死亡,成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当时,这个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热点:尽快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法规

生态环境部根据调查和鉴定的判断指出,章丘方案涉及6名赔偿义务人,生态环境损害额为2.3亿元。 年7月初,山东省原环境保护厅与赔偿义务人展开了四次协商,成功与其中四家公司签订了协议合同。 另外两家企业的协议没有成功,被诉讼处理了。 目前,该案件的修复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热点:尽快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法规

呼吁尽快发表专业性法律

北京市小月河生活粪便污染物的倾倒是生态环境部通报的20个典型例子之一。 在此事件中,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与赔偿义务人北京通洁商贸服务中心、连带负责人代表展开了三轮协议,于今年10月28日签订了支付应急处置费等113.46万余元的赔偿协议。

热点:尽快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法规

作为这件事的律师,张义平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这件事的索赔金额不大,但成功的结局意义重大。 “污染公司是个人的家,赔偿能力有限,即使签订赔偿协议也很难履行。 为了保证赔偿,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进行了大量事业,经过三轮困难的协商,最终与污染公司、连带赔偿负责人签订了赔偿协议。 ”张义平说,赔偿义务人、连带赔偿负责人已经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因此协议在签订后一周内实际履行,非常有效。

热点:尽快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法规

张义平表示,北京市小月河生活粪便污染物倾倒事件将探索扩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义务人范围的新思路,摆事实,讲道理,将有过失的非污染公司纳入连带责任的赔偿责任体系,修复生态环境,警告生产经营者

热点:尽快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法规

他特别指出,对法院诉讼,协商机制更灵活方便,而且价格低,过程交流更彻底,容易得到赔偿义务人、连带负责人的理解,他们履行赔偿义务的主动性更强。 我相信这个制度今后会更广泛地实施。 “对污染者来说,政府如此迅速和专业地主张权利,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 ”张义平说,这样的事件也面临着难点。 他说的难点包括污染者赔偿能力不足。 赔偿金额不明确等。

热点:尽快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法规

针对这些难点,张义平说可以通过扩大赔偿义务人的范围,进行生态损害鉴定等来应对。

金俊华明确表示,“方案”实施后,仙桃市生态环境局也进行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事件。 他说,从实践上看,尽快制定专业立法和法规更为紧迫。 另外,加快建立生态环境损害鉴定判断技术体系。 比较生态环境损害取证困难,对于鉴定机构有很大的依赖、鉴定周期长等问题,金俊华从法律层面明确鉴定的判断范围、主体、责任分担、管理机构、资金来源等,制定确定鉴定判断技术的计划,完成

热点:尽快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法规

关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立法问题,别涛表示,已经公布实施的土壤污染防治法中第96条有相关规定。 他表明生态环境部积极推进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复印件纳入修订中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长江保护法、民法侵权责任篇等法律。 另外,中国颁发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审计业务规定》确定规定,审计人发现有必要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业务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依照有关规定提出索赔。

热点:尽快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法规

别涛说,生态环境部将继续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相关立法和配套政策措施的出台。

标题:热点:尽快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法规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202/33443.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