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生态环境部环评及监督执法正面清单落地见效
本篇文章2734字,读完约7分钟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郄建荣
实施环评和监督执法两个正面名单制度是生态环境部宣布的新政治,以支持新冠发生肺炎疫情后公司全面再生产。 截至5月3日,这个环境保护新政的实施已经两个月了。 两个月来,两个正面名单制度已经全面落地奏效。
据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透露,截至4月下旬,26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最先进入正面名单公司名单,与公司5.4万家有关。 全国各级环评审批部门共审批2.79万项,投资关系到2.4兆人民币。 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至3月,生态环境部部级有批或批项目28个,总投资额达到5056亿元。
生态环境部的相关负责人指出,根据两个正面名单确立的执法想法不变,执行力也不会被削减。 另外,通过执行两个正面清单,生态环境部门将继续优化执法方法,全面提高执法性能,支持公司再生产。
紧急批准2583个防控紧急项目
生态环境部公布的两个肯定名单是关于环境评价批准和监督执法的。 其中,环境评价批准正面清单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清单》(以下简称《清单》)对比,在民生关系中纳入《固定污染源污染许可分类管理清单(年版)》实施污染许可登记管理的相关领域,以及社会
环境影响可以整体控制,疫情影响大,要求将就业密集型等民生相关部分领域纳入环境评价告知承诺制审查改革试验,《清单》的工程建设、社会事业和服务业、制造业、畜牧业、交通运输业等很多
监督执法的正面清单与疫情防控物资的生产和民生保障密切相关,确定不对污染排放量小、吸收就业能力强、重大工程和要点行业管理规范、环境绩效水平高的公司进行现场执法检查。
生态环境部执行局局长曹立平表示,在执行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的过程中,适当调整行政处罚的方法。 特别要采取扣押、扣押和限制生产、停产的整顿措施。 “受疫情影响,违法行为轻微,及时纠正,未造成环境危害结果的,可以依法处罚。 ”曹立平说,因疫情未按时完成整改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延长整改期限。
“今年1月至3月,生态环境部已经批准,批准的28条铁路、油气开发、煤炭开采、水利工程等项目,总投资额与5056亿元有关。 》这是最近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公开的一组数据。
这个负责人说,这只是在生态环境部部级执行两个正面清单,支持公司再生产的一个方面。 全国介绍,截至3月22日,为2583个疫情防控紧急项目提供了环评紧急服务保障。 另外,各级环评审批部门共审批2.79万项,总投资达到2.4万亿元。 2.1万个小班领域项目获得了环评登记表的豁免。
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放管理司长刘志全指出,今年将再劳动的再生产要点项目和生猪的规模化养殖项目列入“三本”(国家级、地方级和外资利用级的重大项目)台账,其中生猪的规模化养殖已经有数千项列入台账 环评批准正面清单实施后,全国范围1577个重要猪养殖项目纳入了清单式管理。
5.4万家公司正面名单
两个肯定列表新政实施后,生态环境部专门发行了《关于执行监督执法肯定列表相关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严格执行两个肯定列表制度。 之后,各地结合当地实际补充名单公司的种类,细分纳入标准、条件和流程,进行公司筛选审查,扎实实施正面名单的基础。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两个肯定列表实施后,32个省级生态环境部门都制定了印发和执行肯定列表的实施方案。
其中,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发布了《监督执法正面名单实施方案》,在全省范围内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执法正面名单分类管理,建立省、市(州)、县三级监督执法正面名单,覆盖公司(项目) 590余家。 湖北省发布了《湖北省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了疫情防控、重污染天气和日常监督管理三种正面清单。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发布了“进一步支持公司稳定健康和快速发展的几项措施”,以优化环境评价审批服务等5个方面为中心,发布了26项服务措施。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发布了《全省重大项目环评“放管服”事业指导意见》,重大项目、重大项目、十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项目、十二个农业产业项目、扶贫短板项目和民生行业项目
另外,也经常向社会公布肯定列表上的公司列表。 湖北省首批1423家名单内公司已经向社会公开。 广西追加了具备计划环境评价的工业园区内的公司等3个类别,将3279家公司列入名单。 江西省追加处理医疗垃圾、废水和公共设施运营公司两个类别,进而决定嵌入条件和监督管理要求。
最近,生态环境部透露,《通知》发出后,26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最先进入正面名单公司名单,与公司5.4万家有关。
通过精确的环境执法提高执法性能
生态环境部公布了监督执法的正面名单,其重要目的之一是优化监督法。 曹立平指出,根据监督执法正面名单的要求,哪些污染轻、风险低、守法意识强的公司少或不去、污染重、风险高、守法意识弱的公司多。 “将有限的执法资源主观上集中在恶意污染、违法犯罪的公司。 ”曹立平说。
关于监督执法正面名单的落地问题,曹立平指出,另一方面,生态环境部要加强对地方生态环境部门执行正面名单的指导,执行正面名单。 然后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全面提高执法效能。 进一步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逻、在线监视和移动执法等高新技术手段,准确发现问题,提高执法精度。
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在监督执法正面名单实施后,在各地积极探索远程执法、非现场执法模式,不断优化执法方法,将移动执法、大数据监视、在线数据、数据动态分解等作为正面名单实施期间的主要
其中,河北利用生态环境执法指挥调度、分表电报、远程执法提取、在线监视警报等新闻系统,准确发现和锁定了违法行为。 福建省简化了污染源自动监视设施的网络新闻申报要求,疫情发生后增加了25家网络公司。 山东省调整污染源的日常环境监督管理“双随机、一公开”系统,在各市列入正面名单的公司上做好系统标记,将减免公司的现场执法检查落到实处。 广西推进“执法终端+指挥中心+专家会商+数据融合+无人机侦察+紧急联动”六个一体的环境监督执法模式。 陕西省对免除现场执法检查的公司,采用在线交流、公司照片发布、视频巡逻等方法代替现场检查。 上海探索网上执法模式,对违法公司进行网上“云听证”。
“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依法承担职务,依法调查影响重大环境违法问题和疫情防控的违法行为,加强执法合作,对公司实行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确保污染防治设施和在线监测设施正常稳定运行,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山东省开始了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审计及公司再生产合作行动,以公司再生产生态环境执法合作行动的开展情况为审计要点。 河南省对年全省26个重点领域绿色排名前列的公司,支持优先再生产,对排名下位、再生产难度高的公司,组织环保技术突击队开展“一对一”合作。
标题:热点:生态环境部环评及监督执法正面清单落地见效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202/33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