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一湖清水映“绿”廊——高原明珠洱海“颜值”再提升
本篇文章1174字,读完约3分钟
这是11月9日拍摄的苍山阿尔海间村落(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陈欣波摄影)
夕阳如金,刮着微风。
一边是波浪清朗的洱海,一边是青翠耸立的苍山。 苍母的风光像画卷一样蔓延在戴逸和朋友们身边。 “在海洋边的生态廊道上奔跑,品尝诗和远方感觉很好! ”戴逸说。
戴逸是专业配音师,长期住在广州。 这次云南大理之旅给了她“留”念。 看着洱海那样美丽的景色,我想住在大理。 另外,员工室也想搬家。
与11月9日拍摄的洱海生态廊道相邻的白族民居。 新华社发(陈欣波摄影)
为洱海“心动”的不仅仅是戴逸。
洱海碧波荡漾,岸边草原林地绿意盎然,环湖湿地和滩涂也回到“野状态”,吸引了很多水鸟……今年9月,从大理市阳南溪到才村码头共计12公里的洱海生态廊道投入试运行,旋转
这是洱海“颜值”的进一步提高,也是洱海保护管理人员写的绿色新篇章。
几年前,生态廊道的原位挤满了沿湖建造的民居。 大理镇才村村民陈建雄叹息说:“以前房子直接建在水边,天然湖岸线被破坏,不仅完全没有风景,污水直接排放到洱海,被污染了。”
11月9日,工人正在打扫洱海栈道。 新华社发(陈欣波摄影)
沿湖建造的民居给阿尔海湖岸带带来了一定的破坏。 年11月,云南省开展了救急性保护事业,从环湖排污、生态转移、农业面源污染、河道整治等多方面着手,全面打响了洱海整治的攻防战。
经过不懈的努力,洱海流域建立了“绿色”防线,洱海水质下降趋势得到比较有效的抑制,主要水质指标变化趋势总体良好。 “其中,生态廊道的建设令人印象深刻。 ”环洱海流域湖岸缓冲带生态修复和湿地建设工程指挥部的员工赵婷说,建设在环洱海,全长129公里的生态廊道致力于使洱海湖岸带恢复天然状态,湖滩、湿地“消失恢复”,只需减少对湖的污染负荷
“我们走的是生态优先、绿色迅速发展的道路。 生态廊道建设围绕“生态优先、洱海保护”,体现了自然、生态、野趣、文化、智慧,并不片面强调康养绿道的建设。 ”大理州委员会书记陈坚说,经过近年来的管理,洱海从急性保护管理的实务阶段进入了保护性管理的实务阶段。
11月9日,工人在洱海生态廊道古生村段的绿化带工作。 新华社发(陈欣波摄影)
陈坚说,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全面绿色变革,目前洱海水质已经稳定,逐渐变好,为我们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绿色快速发展争取时间和空间,艾尔
“我小时候,洱海的水很干净,到了1990年代末,洱海的水质变差,蓝藻开始突然发生。 用镜头记录了母湖几十年的情况。 ”年超过八旬的大理市民的模特重复了几十年的摄影创作,洱海是他最投入感情的主题。
经过这几年的管理,洱海的水又逐渐变好,大家保护洱海的意识也增强了,老人很高兴。 现在他记录了美丽湖光山色的照片。
拍摄完夕阳下的生态廊道后,施模对记者说:“洱海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 (采书参加:刘畑宇)
标题:热点:一湖清水映“绿”廊——高原明珠洱海“颜值”再提升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202/33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