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蓝天白云更多 中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十三五·中国印象(11))
本篇文章1279字,读完约3分钟
每天早上8点,75岁的市民王汝春站在自己家的阳台上,向西拍照。 从年初到现在,不抵抗风雨。 他拍的2000多张照片,成了记录石家庄空气质量变化的镜子。
“从年追踪到现在,我觉得污染的天数越来越少,空气质量越来越好,蓝天白云也越来越多。 》王汝春把自己拍摄的这些照片做成空气质量变化的直方图,灰色的蓝色做错了照片,直观地表现石家庄的污染天气和优良天气的数量。
京津冀和周边地区是中国大气污染管理的要点区域之一,始终处于蓝天防卫战的前线。 年,北京开始监测pm2.5,在“十三五”期间,北京全力推进“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蓝天防卫战”。 年,北京市pm2.5年平均浓度达到58微克/立方米。 年,北京市pm2.5年平均浓度为51微克/立方米。 年,这个数字又下降到了42微克/立方米。 今年1月至9月北京累计优良天数为197天,比上年增加32天。
过去,中国的大型城市和工业城市受到大气污染的困扰。 夹在龙泉山和龙门山之间的四川省成都,工业门类齐全,人口迅速增加,污染物排放压力巨大,空气流通条件不好。 甘肃兰州也面临同样的情况,精炼产业发达,地理上产生于黄河河谷。 他们的大气污染对策面临着很多困难。
年,国务院实施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管理大气污染的行动在全国各地有序开展。 年,国务院发布了《战胜蓝天防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优化产业、能源、交通、用地结构,确保环境空气质量整体改善。 经过几年的统治,现在成都市民有机会在市区看到“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美景,“兰州青”成了兰州的招牌。 在全国各地,人们“仰望蓝天”的日子很多。
今年7月,广东江门摄影爱好者吴兆民在雁山景区纪元塔展望台拍摄了50公里以上的广州“野蛮腰”。 照片上,珠江三角洲平原一马平川,视角尽头可以看到“小野蛮腰”和珠江新城东、西“双子塔”的轮廓。 “以前无法想象能拍摄到560公里以外的地方。”
更多的城市晒着自己的“漂亮照片”。 “十三五”以来,全国地级以上城市pm2.5的平均浓度累计下降21.7%,重污染天数从平均10天下下降到6天。 前几天,在“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介绍说,“十三五”期间,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这一切的变化离不开我国大气环境管理系统的日益完善、大气环境管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生态环境部环境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能源环境政策研究部副主任冯相昭说。
蓝天与日俱增,个别身体的参加也是必不可少的。 年冬天,北京西城区广内街道三庙社区顺河二巷居民刘翠英一家正式告别燃煤供暖,享受“电暖气”。 用改电、改气等方法代替煤炭是中国北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3月,河北省煤炭改电、煤炭改气工程覆盖人数突破759万户,北京市煤炭改电客流突破123万户,天津市煤炭改电客流突破40万户。
细心的成都市民黄志千发现了身边的变化:行驶在路上的黄标车,旧车被淘汰得更快,新能源车更多了,像他一样共享自行车,坐地铁、公共汽车的人更多了。 黄志千说:“每个人都选择绿色的生活习惯,带来变化是惊人的。”
标题:热点:蓝天白云更多 中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十三五·中国印象(11))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201/33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