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公益 > 热点:去年水污染防治成绩单出炉 再生水成北京“第二水源”

热点:去年水污染防治成绩单出炉 再生水成北京“第二水源”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2-01阅读:

本篇文章1162字,读完约3分钟

本报记者孙宏阳

年公布了北京水污染防治事业的评价结果,优异的是延庆、西城、怀柔、朝阳区。 与去年相比,去年评价为优秀和良好的区从10个增加到14个,评价为不合格的区从2个下降到0个。 数据显示,北京再生水的采用量逐年增加,每年达到11.5亿立方米,主要用于河流生态补水,成为北京稳定可靠的“第二水源”。

热点:去年水污染防治成绩单出炉 再生水成北京“第二水源”

水环境的质量不断改善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水环境管理处长韩永岐对全市99段河流、22个湖和18个水库进行监测,根据多年的监测数据,北京市的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其中湖、水库水质好,基本符合水环境功能区的要求。 河流水质逐年好转,年全市ⅲ类水质河流长度为监测总长的55.1%,ⅳ类、v类水质为监测总长的35.4%; 劣化v类水质占监测全长的9.5%。

热点:去年水污染防治成绩单出炉 再生水成北京“第二水源”

年1-9月,I-iii类水质河流长度占监测总长的59.8%,iv类、V类水质占监测总长的37%,比年分别增加11.2个百分点和25.5个百分点,劣化V类水质占监测总长的3.2%,比年增加30个百分点 其中,国家审查了本市25个剖面,年来水质优良比例为60%,无劣化v类水体剖面,提前实现了年国家审查目标。

热点:去年水污染防治成绩单出炉 再生水成北京“第二水源”

截面补偿额大幅下降

目前,全市有序推进水污染防治各项事业。 其中,北京发行了《北京市入河排口分类分级管理技术指南(试行)》,基本完成了全市现状排口调查。 有趣的是,再生水的采用量逐年增加,每年达到11.5亿立方米,主要用于河流生态补水,成为北京稳定可靠的“第二水源”。

热点:去年水污染防治成绩单出炉 再生水成北京“第二水源”

在水环境地区补偿中,市里在流域上下游的各区政府之间确立了经济补偿制度,“水差需要付钱,水可以支付费用”。 随着近年来水环境质量的改善,横断面补偿额大幅下降,从每年9.7亿元下降到每年1.3亿元。

热点:去年水污染防治成绩单出炉 再生水成北京“第二水源”

从年开始,市生态环境局与市水务局等11个部门合作,每年审查评价全市各区水污染防治事业的完成情况,就审查不合格的情况协商通报,并将有关结果作为财政部门分配资金的依据。

热点:去年水污染防治成绩单出炉 再生水成北京“第二水源”

年被评为优秀的有延庆、西城、怀柔、朝阳区。 评价良好的有门头沟、海淀、密云、石景山、大兴、东城、丰台、昌平、通州、平谷区。 被评价为合格的是房山顺义区。 与去年相比,去年被评价为优秀和良好的区从10个增加到14个,被评价为不合格的区从2个下降到0个。

热点:去年水污染防治成绩单出炉 再生水成北京“第二水源”

累计维修小微水体590瓶

本市从去年开始向农村沟、坑塘、马路边沟、公园池等小微水体“宣战”,实现了“无垃圾土、无集中浮游物、无污水排放、无臭味、无违法建设”的五个目标。 经过整理,全市摸了2674条小微小水体,其中有1056条有问题的小微小水体。 经过近两年的管理,到去年9月末,累计完成了小微水体整治590条。

热点:去年水污染防治成绩单出炉 再生水成北京“第二水源”

今年9月,市河长组织开展了年度小微水体专项审计,重点是对年度、年度配备销售编号的小微水体进行检查,完成率为97%,对18个未达到维修要求的小微水体要求及时整改相关区。

热点:去年水污染防治成绩单出炉 再生水成北京“第二水源”

标题:热点:去年水污染防治成绩单出炉 再生水成北京“第二水源”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201/32976.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