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北京凉水河:从“臭水河”到“幸福河”
本篇文章1069字,读完约3分钟
从“臭水河”到“幸福河”
【回顾“十三五”高兴地看到新成果】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内容黄鸾。 ”。
中秋季节,走在北京城南亦庄的凉水河边,白鹭、天鹅、绿鸭子飞到这里来玩,这里成了水鸟天堂。
有水的地方充满了活力。 最近,冷水河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域(亦庄)成功入选全国第一个17国级河湖示范区域,这是北京市唯一的全国河湖示范区域的好消息。 示范河道全长5.4公里,包括河道综合管理工程和景观工程两个项目,具有科普、休闲、生态、景观、文化等功能。
凉水河曾经是北京南城最大的污水排放地,河流被两岸的污水直接排放污染,被市民称为“臭水河”。 长年致力于南海子地区文化研究的张有才老人告诉记者,从小就住在亦庄的冷水河畔,“冷水河自隋朝开辟水路以来已有1400年的历史,河全长68公里,明清时期著名诗人写了赞颂冷水河的诗。”
前几天,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冷水河沿岸工厂、小区林立,695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内的污水流下,河水污染严重,臭气熏天,两岸居民痛苦不堪。
北京市决心使冷水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年,北京启动了冷水河综合管理工程,制定了排污口“一口一策”管理方案。 北京经开区将结合雨、污水分流线的建设,全面取缔排出口,建设“亦庄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建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冷水河新景观。
现在,亦庄冷水河两岸铺设了20公里以上的骑行绿道和健身步道,居民出来的是公园。 “我最大的乐趣是在这里一边骑一边锻炼身体,一边享受沿途的美丽。 ’住在家附近的海归李先生满足于现在的生活。
夕阳的馀晖洒在微波荡漾的河面上,银光闪闪。 听到水声,吹河风,低声说话,朗朗大笑,成了这里的日常。 走在人行道上,向日葵静静地盛开,向日葵与金色的大海相连。
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有向日葵花海的冷水河滨河森林公园总面积约302万平方米,随着季节的变化,可以看到油菜花、二月兰、国槐、月季、银杏等许多北京乡土植物。 经过几年的绿化建设,公园内的绿化率达到了90%。
智能化也是公园最大的亮点。 在这里,坐在光智能座椅上,用蓝牙连接手机的话,座椅上的音响可以播放手机的音乐。 在智能灯杆中,呼叫按钮有助于游客随时联系公园指挥中心。 目前,冷水河示范段已经实现了新材料、人工湿地、河道净化、风能、再生水和雨水利用五项技术的集成创新。
冷水河北京经开区的成功管理,只不过是北京治水的缩影。 在首都北京,更多的河流逐渐复活。 新版北京市总体规划描绘出了美好的蓝图,未来的北京将是一个被天蓝色、水清、森林包围的生态城市。
(本报记者张景华董城)
标题:热点:北京凉水河:从“臭水河”到“幸福河”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31/32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