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甘肃五年投逾23亿元防治水污染:现“水清岸绿”美景
本篇文章925字,读完约2分钟
中新网兰州12月1日电(记者冯志军)甘肃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牛本1日表示,“十三五”(年)以来,甘肃积极获得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23.56亿元,专业从事黄河流域黄河干流、魏河、大夏河、洼河、马莲河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1日在兰州举行了每年第七次的例行记者招待会。 通过以上工程管理,甘肃年提前完成了“十三五”国家的水污染物质总量削减任务,比较有效地促进了该节水环境的质量改善。
作为国家生态环境屏障区和长江黄河河源头区,甘肃省位于黄河、长江上游,是两大“母亲河”重要的水资源补给区,国内主要有黄河、长江、内陆河三个流域,包括黄河干流、泾河、渭河、洼河、嘉陵江、白龙江
牛本认为,5年来,甘肃将聚焦民众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牢牢把握重要流域、地区环境建设,巩固各级政府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督责任,坚定碧水保卫战,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
据统计,从年到年,甘肃在全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就业审查中连续获得良好、优秀等,居全国前列。 今年10个月前,全省38个地表水国家的审批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比国家平均水质优良比例高约17个百分点。
牛本表示,5年来,甘肃一直在推进工业公司、城市生活、农业农村和船舶码头等重要行业的水污染防治事业。 例如,重点是促使全省沿江河湖库的工业公司、工业集聚区开展环境风险判断,划定环境风险等级。 全省城市、县城污水解决率分别达到97%、93%以上,比“十二五”末分别提高了12、31个百分点。 截至去年年底,超额完成了2689项行政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严格保护饮用水安全”是甘肃水生态环境管理事业的重点,5年来组织各市州完成了126个县级以上集中饮用水源保护区和990个乡镇级集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和调整工作。 敦促各地加快第二(备用)水源地建设,定期开展地级、县级、乡镇级集中型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状况判断和水源地水质监测。
另外,甘肃组织各市州通过检查,建立全省地级城市建设区黑臭水体整治清单,指导各市州不断加快城市生活污水的解决和辅助管网的建设,努力补充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短板。 到目前为止,甘肃纳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督管理平台”的18条黑臭水体全部整治完毕。 (完成)
标题:热点:甘肃五年投逾23亿元防治水污染:现“水清岸绿”美景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31/32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