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白酒领域整体回暖仍待时日
本篇文章2467字,读完约6分钟
图/张妙婷
春节长假刚结束,酒类第一垂直电子商务酒仙网公布了去年1月酒类销售top10排行榜。 其中茅台、五谷液、倒井、泸州老藏等6种白酒上榜,53度飞天茅台( 500ml )销量第一。 与往年相比,每年白酒的一部分价格上涨,特别是以茅台、五谷液为代表的高级白酒涨价很明显。 据业内解体业者称,高级白酒在年出现了变暖的迹象,但中低端酒企业的状况依然困难,收益性不乐观,两极分化明显,白酒领域整体的变暖期还没有到来。
□本报记者庞雪
中高端白酒的价格上涨
作为国内高级白酒企业品牌,茅台年一直在涨价。 据记者介绍,每年53度飞天茅台最低不到800元/瓶,年上半年上升到900元/瓶左右,国庆节后上升到1000元/瓶左右,年春节前夕又突破了1200元/瓶。 随着茅台价格的高涨,五粮液、泸州老藏、汾酒、郎酒、剑南春等也加入了涨价行列。
根据公开数据,1月5日,剑南春水晶剑的实际出货价格每把上涨10元。 当天,郎酒集团发布了红花郎价格调整的“1号文件”:红花郎( 10年)每瓶发货价格上涨20元,红花郎( 15年)每瓶上涨40元,青花郎取消了所有的配送政策,郎酒每瓶发货价格为10元。 52度水晶瓶五谷液(“普五”)的年批发价达到了710元/瓶左右。 记者访问了北京地区的几家白酒线下零售店,发现尽管高级白酒的价格持续上涨,但并没有妨碍顾客的“热情”。 一位张姓零售店主向记者介绍说,春节期间白酒销售处于旺季,大部分客户偏向企业品牌而不是价格,有些高级白酒出现了供应供不应求的现象。 除此之外,酒仙网、京东商城等EC平台也陆续提高了飞天茅台、“普五”的零售价格。
我国白酒领域经过年~年的调整阶段,年出现了部分复苏的迹象。 根据中国酒业协会公布的数据,年1月~9月,白酒领域100元/瓶以下类别的销售额增加1.7%,100元~300元/瓶类别的销售额为16.3%,300元~500元/瓶类别的销售额为9.3% 年1月13日在成都召开的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年要点就业通报会上发表的数字也证实了这一点。 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四川省前11个月规模以上的白酒公司产量达到355.9万千升,增加了9%。 95家白酒要点监测公司主要营业业务收入1046.03亿元,增长7.86%。 利润125.97亿元,增长13.19%。 四川省的年白酒销售额将增加6%以上,销售额利润率预计将接近10%。 其中,以五粮液为代表的一线白酒公司销售收入企业稳定回升,泸州老藏恢复迅速,剑南春创历史新高。
涨价的原因有很多说法
关于中高端白酒领域不断涨价的背景,有很多说法。
中国酒业协会专家表示,自从禁止“三公”支出,提高反腐败力以来,对高端白酒产品的冲击很大,市场诉求急剧下降,当时的主要白酒公司如贵州茅台集团、五谷液集团等没有特别的应对措施,依然 经销商是周转资金,从年~年初开始连续4年降价销售。 比如五粮液一次从800元降到500元。
到去年8月为止,市场迅速好转,支出呼吁恢复,政务费几乎为零,但大众的支出水平迅速上升。 茅台保持工厂价格不变,流通环节由市场主导,价格上涨。 另一家白酒公司为了维持企业的品牌价值而涨价,比如五粮液等名优白酒公司都是恢复性涨价,其市场价格主要由流通环节和市场供求决定,现在确实涨价了,但还没有达到年的水平。
到今年春节,茅台、五粮液、泸州老藏等酒企业纷纷出现了管理物品、停货的消息。 据业界相关人士介绍,更多的酒企业开始管理定量保证价格,除了白酒本身的产量有限外,还是制造商的经营战略。 据报道,去年春天的糖酒会期间,茅台发出了下半年茅台供应量只有8000吨的信号,去年7月茅台酒的价格从850元/瓶上升到950元/瓶。 截至2011年11月2日,茅台集团总经理李保芳确定了茅台的稳定价格态度,年茅台系列酒和茅台酒以1:1的比例投放市场。 由此可知,茅台市场整体供应量逐渐紧张,市场价格稳步上涨。
去年12月18日,五粮液也确定显示持续的控制量,年“普五”市场的投入量比年减少20%以上。 五谷液集团企业总经理、股份有限企业理事长刘中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企业将采取综合措施,使“普五”价格体系在现在的基础上继续上浮,但年依然处于“高质量投入、增量增加、违规减量”的大体上 泸州老藏也已经发行了多次文控产品,价格很高,一次也停止了国窖1573的供应,老字号特曲停止了货。
整个区域的调整期间
与高端白酒市场的大好形势相比,中端白酒并不那么乐观。 河北地区某白酒公司销售部门负责人陈立刚表示,年河北地区地方性白酒没有大幅度涨价趋势,利润也与年持平。 他说,随着“三公费政策”、“八项规定”、“严格的酒驾”等政策的出台,地方白酒的销售额难以大幅上升,此外,地方白酒企业的品牌很多,市场竞争激烈,难以在短期内实现高速发展。
根据领域代表性的19家上市白酒公司公布的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数据,实现收益、净利润两指标增加的大部分是中高端酒企业,低端酒公司的业绩变动明显。 财务报告显示,高端企业品牌茅台第三季度收益266.32亿元,同比增长15.05%。 净利润收入同比增长9.11%,为124.66亿元。 五粮液第三季度收益同比增长16.97%,为176.99亿元。 净利润收入51.01亿元,比上年增加10.83%。 中低端企业品牌中,青稞酒第三季度收益10.3亿元,同比增长0.24%,净利润收入1.94亿元,同比下跌17.56。 金种子酒第三季度收益10.38亿元,同比下跌17.76%,净利润收入0.1亿元,同比下跌73.81%。
总体来看,年我国白酒领域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 对此,白酒营销专家杨成平分析说,中国白酒产业进入资本化和企业品牌化的竞争,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对公司的要求提高。 这时,占特点的国内中高端酒企业逐渐强调主导地位,以稳定的增势实现了局部回温。 但是,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被宏观经济拖累,迅速发展环境进一步恶化,白酒领域至今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变暖。 (透视酒类产业现状系列报道之一)
标题:热点:白酒领域整体回暖仍待时日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30/32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