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为“未来粮仓”插上科技的翅膀
本篇文章737字,读完约2分钟
今后三年,内蒙古兴安盟将在20万亩土地种盐碱地水稻。 这个雄心勃勃的“袁梦计划”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和阿里巴巴数字农业事业部共同“操刀”,大力解放当地农业生产力,不仅使水稻种植户收入倍增,还为中国改良盐碱地和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创造了新的经验和模式
伟大的奇迹往往始于伟大的梦想。 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来说更是如此。 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生产杂交水稻的国家,到提前实现“每公顷18吨世界最高记录目标”,袁隆平迫在眉睫地实现“禾下凉”和“杂交水稻覆盖世界”的梦想。 这次,他向媒体表示要在第三个梦想——盐碱地种水稻。 老年人敢于做梦、追梦、做梦,不仅让科学家本人敬佩,而且对科学技术的力量也印象深刻。
科学技术强农业强,科学技术兴农业就兴。 现在中国正处于粮食安全的最佳时期。 中国粮食产量稳步增加,粮食供应基本自给,粮食储备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健康营养状况明显改善,贫困人口处理“不愁吃”的问题。 这些成绩与全面建立粮食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快速发展粮食产业经济无关。 《袁梦计划》是这次落地的内蒙古兴安盟位于北纬45度黄金水稻带,被称为中国的“未来粮食仓库”。 在“未来的谷仓”中解决盐碱地种稻子的世界性课题,实际上正在寻找实行“把粮食藏在地上,把粮食藏在技术里”的战术的途径。
我国农业迅速发展,达到了需要依赖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突破资源环境制约,实现持续稳步发展的新阶段。 袁隆平在与蚂蚁的大力合作下,为“未来粮食仓库”插入了科学技术和“网络加”的翅膀。 如果有科学技术和“网络加”的辅助力,粮食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之间的“三链协同”将高速化,有助于形成“大粮食、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的结构。 袁隆平的梦想实现后,中国粮食产业强国的梦想也将实现。 (杨博)
标题:热点:为“未来粮仓”插上科技的翅膀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28/31754.html
上一篇:热点:抓粮食要建立大产业观
下一篇:热点:世界食品价钱继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