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粮食增产在望 养猪信心恢复
本篇文章2792字,读完约7分钟
原标题:粮食增产预计养猪信心会恢复。
前三季度,农业农村部门着力稳定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农村居民人均支配收入达到11622元,实际增长6.4%。 农业农村经济保持稳定前进的态势,成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大亮点,“压载石”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日前,农业农村公布了第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的第一数据。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9%,为4.3万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22元,实际增长6.4%。
现在主要农产品的供给状况怎么样? 农民增收的势头怎么样? 还有那些新动向吗? 对此,记者采访了行业相关人员和市场主体。
粮食生产:
不但产量高而且质量也好
“霜降见霜谷米满仓”。 现在是“三秋”大忙季节,秋季粮食收获超过8成半,北方收获几乎结束,南方双季晚稻收获超过2成半。 秋冬种生产进入高峰,冬小麦播种7成,冬油菜播种6成,整体进展比较顺利。 农业农村快速发展计划司长魏百刚说,预计全年粮食增产,总产量继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农业农村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莉华认为,今年的粮食除增产外,还有三个鲜明的优势。 一是种植结构持续调整。 非特征区水稻、玉米面积继续减少,大豆面积比去年增加了1000万亩。 二是生产方法继续调整绿色。 实施耕地轮作休耕试验3000万亩,继续调整农业进口产品结构,有机肥施用量增加,化肥、农药采用量预计继续减少。 三是快速发展质量持续提高。 全国高质量专用小麦的比例达到33%,比去年上升了3个百分点,高质量稻谷和大豆面积增加了。
“大豆受到社会的关注。 随着居民支出结构的升级,大豆的诉求越来越大。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决定实施大豆振兴计划。 》刘莉华说,为了推进计划的实施,中央财政安排了东北地区大豆生产者补贴资金170亿元以上,比上年增加了近40亿元,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开展耕地轮作试验,支持主产区玉米和大豆等作物的合理轮作。 加大大豆育种大县的奖励力度,资金规模达到8000万元。 从农情日程来看,大豆的面积超过1.3亿亩,预计恢复性将连续4年增加。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成为迅速发展的主旋律。 在质量兴农方面,国家、省、地、县4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全面建立,已有3.7万家公司注册到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纳入管理的农产品都是“身份证” 在绿色兴农,农业绿色迅速发展的五项行动继续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试验县增加到175。 畜禽粪便污染资源化利用全县推进项目实现了585个畜牧大县的全覆盖面,利用率超过70%。 今年9个月前,新认证绿色食品产品11998个,有机产品3197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55个。
猪生产:
措施真的很自信
“最近,国家出台了17条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来支持猪的生产,我们养猪户更有信心。 ”江西省崇义县长龙镇新溪村鑫鑫鑫畜牧业种猪场负责人董世晴说。 这种猪场现存栏的猪近1000头,县畜牧站技术人员不定期检测疫情,指导防疫,现在的生长状况基本稳定。 “现在猪的价格很高,如果疫情防护很好的话,养殖利润会相当大。 我下一步准备扩大养殖规模。 ”董世晴说。
农业农村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说,已经有24个省相继出台了促进猪生产的措施。 广东、江苏确定各地市产猪的最低出栏量,安徽、福建对国家核心种猪场和规模养殖场实施临时救助补助。 浙江省对新建(扩建)的万头以上规模的养猪场,每万头给予100万元的补助奖励,安排9亿元统一用于猪的生产和防疫。 四川、云南、湖南等地鼓励利用四荒地及未利用地、低效闲置土地开展生猪生产。 甘肃今年从猪的网络转入省变成了网络转出省,现在引进了6家大型现代养猪公司。 河南省为各预防控制非洲猪流感清洗中心的建设提供了30万元的补助金。
随着支持猪生产各项利好政策的执行,除了市场行情前景外,养殖户补充栏增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9月,全国每年5000头以上规模的养猪场生猪生存栏比上个月增加0.6%,能繁母猪生存栏比上个月增加3.7%,备用母猪的销售额继续大幅增加,猪饲料产量和销售额全部恢复。 截止到10月16日,全国有28个省的非洲猪流感疫区解除了封锁。 总的来看,疫情的发生趋势明显减缓,生猪的生产和运输秩序几乎恢复正常。
魏百刚说,现在的猪生产恢复朝着好的因素明显增加,进入了整体停止恢复的转型期。 根据这一趋势,到年底猪的生产能力可以摸底,明年有望恢复到大致正常的水平。 除此之外,鸡肉、牛肉、羊肉等替代肉类的产量增加迅速,第三季度分别达到1539万吨、458万吨、330万吨,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10.2%、3.2%和2.3%。
农民收入:
资本下行乡增收有保障
“小康不是小康,关键是看老乡。 》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支配收入达到11622元,实际增长6.4%,比gdp增加0.2个百分点,比城市居民收入增加1个百分点。 城乡收入比为2.75,比上年同期缩小0.03。 产业扶贫效果明显,累计建设各类扶贫产业基地10万个以上,92%的贫困者参与乡村产业的快速发展,贫困农户的收入增长率继续超过全国农村居民的平均水平。 乡村支出迅速增加,第三季度全国乡村支出品零售额同比增长9%,达到43150亿元,高于城镇1个百分点。
“这两年,农村居民的支配收入总体稳定增长,但继续增收越来越难。 现在是秋收季节,为了稳定农民增收的势头,有关部门积极执行稻谷的最低购买价格政策。 最近国家宣布每年小麦的最低购买价格为每斤1.12元,发出了稳定粮食价格的积极信号。 ”。 魏百刚说,丰收和增收是农民农业收入增加的关键。 农业农村各地指导秋冬种工作,稳定小麦种植面积,调整品种结构。 并着力抓住农产品产销联系,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工程,使更多高质量农产品生产好,销售好。
今年9月,中央农业经营、农业农村等11个部门发表了《关于开展提高农民合作社规范行动的几点意见》,对推进小规模农户增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依法注册的农民合作社达到220.7万家,合作社联合社达到1万多家,辐射牵引了全国近一半的农家。 根据模范公司的四级联创,县级以上模范公司达18万家,国家模范公司近8500家。 》农业农村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一级巡逻员赵铁桥说,农民合作社产业涵盖粮棉油、肉蛋乳、果蔬茶等主要产品的生产,从种业扩展到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服务业。
如何扩大农民非农收入的增加空间? 专家说,要切实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事业,确保农民工在年底前全额领取工资。 而且,必须增加农民在附近就业的机会。 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各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建设,大力迅速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通过积极迅速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的新产业,撬动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增加农业农村的投入,使农民在家门口也能找到就业机会。 (乔金亮)
标题:热点:粮食增产在望 养猪信心恢复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27/31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