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一个餐余桶、一堆大萝卜背后的“光盘行动”实践课
本篇文章722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呼和浩特9月10日电(记者刘懿德)午饭时间的学校食堂里,冷饭余桶和新鲜萝卜引起了记者的观察。 两者看起来没有关系,但同样是“磁盘动作”的生动细节。
记者9日来到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花胡修士苏木中心学校。 中午11点50分,在食堂吃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料理,餐桌上的学生们很好吃。 大部分学生吃完饭后,把饭吃干净,拿着CD走向吃饭的代码台。
六年级一班的智媛和几个同学一起吃饭。 “老师总是强调珍惜粮食。 这里的很多粮食也是我们自己种的。 ”她说,现在大家都为“光盘”感到骄傲。 “每次尽量少吃饭,不够的话再做一份。 ”。
记者发现饭盘代码配置区旁边的饭余桶很凉,几乎没有“问津”的人。 只有偶尔听到“咚咚”的餐具撞到桶上的声音,才能知道有人没吃完剩饭。
“我们学校有547名学生,现在正在报告。 ”该校的杨呼格吉勒图主任说:“每天中午剩下的菜不到20斤。”
学生以珍惜粮食为荣,无论是老师的言语传达教导,还是该校的劳动实践课程。
在食堂的蔬菜存放处,新鲜的萝卜很显眼。 这是前几天五年级一班教师的劳动成果。 “我们学校有180亩田地,每个班都有“责任田”。 ”该校校长吴根柱说,农业生产的春种、夏管、秋收、全校师生都可以参加。
“1、2年级以观看体验为中心,从3年级开始参加劳动。 ”该校五年级一班的班主任花香说,她和学生们种过葱和土豆,摘西红柿,拔萝卜。
每隔一会儿,花香就指导学生写参加劳动后的体会作文。 从文案中,花香感受到了大家对劳动和粮食的态度。
“众所周知,在食堂吃的米饭蔬菜通常是他们自己种的收获的。 ”花香说,体验劳动的乐趣和辛苦,有助于大家更自觉地珍惜粮食。 “参加劳动是最好的‘CD行动’实践课。 ”。
标题:热点:一个餐余桶、一堆大萝卜背后的“光盘行动”实践课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27/31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