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邓小平婉谢“病号面”
本篇文章1073字,读完约3分钟
邓小平旧居中的邓小平铜像
在太行山,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邓小平以身作则,严格约束自己,每天多次定量供应饮食,警卫坚决不答应为他增加营养。 平时邓小平和司令部、区党委干部一起吃火锅饭。 红高粱和黑豆面上和蔬菜叶子一起蒸的菜头又黑又硬,大家开玩笑地叫它“砖”。 有一次邓小平病了,炊事员单独为他做了热汤,被他婉言谢绝了。 他还告诉炊事员,我们八路军的干部决不要像普通士兵一样做特别的事。
有一次,司务长给邓小平的孩子发了婴幼儿米,秤高了一点,司务长把秤绳挪到后面。 没想到这个细微的动作正好能被邓小平看到。 他走过去仔细看秤星,发现十五斤半,不客气地说。 “这是公家的小米。 她是我孩子的保姆,可以再多一点。 八路军要求官兵一致,谁也不能特殊化! ”。 之后举起了半斤小米,在场的干部群众都很敬佩。
司令部驻地山上有很多榆树。 1941年春,由于粮食短缺,赤岸村的平民挤着榆钱(榆树花,可以吃)吃。 当时邓小平太太卓琳怀孕了,住在山下村民家。 警卫害怕卓琳的营养不足,从山上捋了捋榆钱给她补充饭菜。 邓小平知道后认真地说。 “请快点还给我老家。 我们有困难,但老百姓比我们更难。 我们越困难越要为老百姓着想。 否则,我们还叫什么子弟兵? ”。
邓小平身边的员工杨殿魁回忆说,在太行山,邓小平总是穿着和普通士兵一样的服装。 有一年,供应站的同志向师长们每人订购了一件细灰棉军服。 邓小平坚决表示:“这不是对我们爱的保护,而是希望我们远离大众。”
1978年中国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春天的故事》传遍了中华大地。 四川广安“邓小平旧居”陈列着许多古老的东西,每一个东西背后都有邓小平廉洁奉公的故事。 “邓小平旧居”后来被国家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省级文明基地、十大红色景区。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志春说。
今年是中国人民中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是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建立83周年,作为伟人家乡的检察干部,要时刻记住历史,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缅怀先烈的英雄事迹,记住革命前辈的廉洁品质
邓小平诞辰一百年以来,本院以广安红教育基地为平台,加强红色教育,每年“七一”重温入党誓言,继续开展“竞争成为小平故里合格检察官”系列的活动。 而且,为了加强以廉洁执法为中心的检察文化建设,通过在走廊悬挂固定性面板、在大厅刻座右铭等方法,教育干部不要忘记初心,挂着砂轮前进。 近年来,我院先后获得全省先进基础检察院和全省检察机关的“执法为民十佳集团”等。
(本报通讯员汪迪蓝江安潘雪琴)
标题:热点:邓小平婉谢“病号面”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22/29404.html
上一篇:热点:范 式 的 信 用
下一篇:热点:华政的故事(六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