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普法 > 普法:打击农村非法集资要釜底抽薪

普法:打击农村非法集资要釜底抽薪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1-07阅读:

本篇文章861字,读完约2分钟

王钟的

防止和处置非法集资时的联合会议办公室(处非营利)最近打着“经济新业务”“金融创新”等幌子,从商品营销、资源开发、栽培养殖等“实体经济”到资产管理、公共采购、期货、虚拟货币等纯粹的“资金” 处非经营主任杨玉柱明确表示,正在研究起草《非法集资处理条例》,赋予地方人民政府对非法集资活动的行政调查权限。 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严厉提出非法集资“下乡”也备受关注。 一号文件越来越多,鼓励以前传来的金融机构提供相关农村金融创新服务,积极推进农村金融立法。

普法:打击农村非法集资要釜底抽薪

非法集资“下乡”是新动向,但农村历来是金融监管的弱点地带。 现在,打着“金融创新”招牌的非法集资,尽管被网络和虚拟货币等大衣复盖,但本质上和以前流传的农村金融乱象没有区别。 非正规化金融活动在其中占很大比例。 在“p2p”这样的农村,新鲜名词大行其道,用难以实现的高额回报诱惑农民投资。 项目崩溃后,农民的正当权益无法维持,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面临威胁。

普法:打击农村非法集资要釜底抽薪

由于城乡居民对金融活动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存在客观差异,普及和教育农村居民非法集资的判别是当务之急。 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强调了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在农村迅速发展等拷贝,而不是发挥正规金融机构的作用。 问题是农村民间非正规金融活动长期存在,农民投资诉求与对熟人社会的依赖相结合,基于这种人际关系的金融活动长期持续。 只有通过可靠的途径和做法疏远农民理财的诉求,打击非法集资,才能起到提高锅底工资的效果。

普法:打击农村非法集资要釜底抽薪

正规金融机构必须承担社会责任,为农民提供合理安全放心的金融产品。 调整宣传渠道,以农民习性的方式销售产品,简化技术和操作要求。 为了让农民意识到风险和收益率是对应的,过高的收益率经常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有关部门要认识到农村金融诉求的特殊性,为有正当融资诉求的农村公司和个人提供畅通的融资渠道。 金融机构必须改变以城市为中心的历来的想法,使业务能力落后于乡镇。 只有监管部门的打击和正规金融机构的诱惑相结合,才能根除农村非法集资的混乱。

普法:打击农村非法集资要釜底抽薪

( 5月4日《光明日报》2版《正规金融机构积极“乡村入村”,作者:王钟的)

标题:普法:打击农村非法集资要釜底抽薪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1/0107/23841.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