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快进中的社会,需要有慢的时候
本篇文章1169字,读完约3分钟
张丰
在上海市举行的网络安全狂欢活动中,员工在现场模拟了可怕的一幕,技术人员利用专用工具,在25秒内破译了包含数字、文字和特殊符号的密码。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你在超市买东西付款的时候,一定会有适合你的镜头。 作为普通人,受到这样的“攻击”的概率并不是很高。 但是,互联网安全狂欢节表现出的这种风险不是虚构的,而是真实存在的。
昨天在超市买牛奶的时候,看到两个年轻人结算时洗脸付款,他们享受着数字技术带来的便利,脸上天真无邪地写着。 与他们相比,我总是半拍晚,至今为止所属的小区拒绝“人脸识别”我,每次都很久以前就刷业主卡进来了。
很高兴中国在二维码的应用中居世界领先地位。 二维码的发明者是日本人,但在日本这项技术的应用并不那么广泛。 在日本,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用现金支付。 从各种硬币到万元纸币,依然是人们每天接触的“钱”。
去年我在日本住了几个月,每天都用现金。 最初的几天不习惯,从小学锻炼出来的计算能力也慢慢地捡起来了。 这样,支付时可以从钱包中取出合适面额的纸币。 回国后,我有150元的纸币,好几个月没用了。 在拉萨的寺院买票之前没用。
我们确实更先进更方便。 但是,比我们“更晚”的日本人,到底错过了什么的疑问也一直存在。 他们也过得很正常,购物,乘车,旅行……他们可能更晚,我们节省的时间是用来干什么的? 最大的可能性是为了玩手机。
前几天回老家的时候,出门的时候妈妈给我一点钱是不自然的。 她发现我一分钱也没有,我觉得很难走。 我向她解释了移动支付的便利,她多次给我带来零钱。 对老年人来说,有一点现金就有安全感。
但是,事实可能相反。 我在外面很顺利,但是有现金的父母很难。 父亲有一部高端智能手机,但现在掌握了各种“代码”。 如果他在城市生活的话,今年大概会因为没有健康代码而成为不能乘车的信息之一吧。
网络安全狂欢节上的模拟只是给我们展示了移动支付面临的风险。 提醒我们这样的新东西和技术会进步,伴随着新的风险。 人们对此必须在支付时注意周围的环境,保护自己的密码,特别要注意保护自己的手机和个人新闻。 这个提示非常必要,观察到“快”的背后有“慢”、“保守”的力量。 如果不遵守这样的“慢慢”,“快点”就会变得恐怖。
很多时候,我们看起来不像这样“慢”的人,讨厌什么样的“跟不上时代”的人。 前段时间,有一个老人因为不能出示健康代码而不能坐公共汽车,结果被整个车的年轻人讨厌了。 这就是“慢慢”遭遇的困境。 我们需要注意“安全”,看到跟在我们后面的人。
这就是底线意识。 在移动支付中,安全性是底线,如果不能保证支付的安全性,那么进一步的便利可能为零。 同样,对整个社会来说,照顾哪个老人、孩子是底线。 这几十年中国进步很快,现在也许是需要重视“保守”力量的时候了。 看有什么安全漏洞,等后面的人,走得更稳。
标题:普法:快进中的社会,需要有慢的时候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1/0104/22904.html
上一篇:普法:择一事 终一生
下一篇:普法:考古的缓与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