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普法 > 普法:科研革新,要学会“提出问题”

普法:科研革新,要学会“提出问题”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1-04阅读:

本篇文章975字,读完约2分钟

周忠和

在某种程度上,科学的迅速发展史是人类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不断向前探索的历史。

在前几天召开的科学家研讨会上,习大总书记反复提到“好奇心”,强调“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出发点大多是科学家探索自然奥秘的好奇心”。 这是非常深刻的发现内在。

普法:科研革新,要学会“提出问题”

近年来,在科普工作中,我经常和青少年朋友交流。 他们提出一点飞天的主意。 可能还不成熟,我觉得很珍贵。 在他们之上,我感到好奇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品质。

普法:科研革新,要学会“提出问题”

好奇心代表着人的求知欲。 没有好奇心,我们不能提出问题。 没关系。 我们深入研究不容易,社会进步不大。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往往比处理问题更重要。” 为了处理一个问题,可能只需要数学和实验的妙技,但提出新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 这显示了科学的真正进步。

普法:科研革新,要学会“提出问题”

回顾科学迅速发展的过程,许多重大的原创理论和发现都来自不情愿的好奇心。 伽利略考虑吊灯为什么左右摇晃,提出了单摆等法则。 据说魏格纳在看世界地图时,萌发了大陆移动说的想法……某种程度上,科学的迅速发展史是人类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不断向前探索的历史。

普法:科研革新,要学会“提出问题”

孩子们的好奇心很强,但遗憾的是长大后好奇心会减弱。 例如,刨根问底、打破沙锅听到最后等语言,大多是形容孩子而不是大人。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这值得我们深思。

普法:科研革新,要学会“提出问题”

好奇心受到文化和许多现实因素的制约。 因为在不久前传达的观念中,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不一定受到鼓励,有可能被认为与不安点、破坏性等密切相关。 人们需要好奇、勇敢提出问题、开放包容的环境。

普法:科研革新,要学会“提出问题”

另外,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科研评价体系有功利性的要素,科学管理也过于行政化。 在现实中,科学研究者被名利诱惑,甚至忘记了做科学研究的初衷,制造虚假,歪曲。

普法:科研革新,要学会“提出问题”

从事科学事业,我们必须保持纯粹的精神,不要太功利。 请一直擦着想知道的眼睛,像孩子一样感受新鲜的世界,永远继续创新的冲击。 我们的社会也应该保持良好的气氛,保护大家的好奇心。

普法:科研革新,要学会“提出问题”

孩子们的好奇心要更加珍惜。 好奇心对科学的兴趣像树苗一样宝贵脆弱。 这需要鼓励独立思考,创造敢质疑的土壤和环境。 有个孩子有某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如果被批评抑制、嘲笑,好奇心可能会消失一点,或者完全消失。

普法:科研革新,要学会“提出问题”

我国为了建设世界科学技术强国,需要不断出现影响较大的基础原创成果。 保护我们的好奇心是为未来打下基础。

(作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标题:普法:科研革新,要学会“提出问题”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1/0104/22809.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