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普京政改谋划新一轮权力架构
本篇文章1653字,读完约4分钟
马晓霖
1月16日,俄罗斯杜马(议会下院)批准普京总统的提案,任命不知名的联邦税务局局长米哈伊尔·米什金为首相,护卫政府总理梅德韦杰夫。 当天,普京签署了命令,任命梅德韦杰夫为新增设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副主席。 15日,普京发表本年度国情咨文后,俄罗斯政坛出现重大人事变动,令外界震惊。 解体家认为,普京计划虽然很长,但突然提出的组合拳,目的是为了解决经济状况不好的压力,布局4年后总统任期结束时的权力结构。
普京此前对年度国家经济的表现表示“非常满意”,指出俄罗斯经济充满活力,但分解家认为这是自我安慰的话。 近年来,俄罗斯受到世界经济整体不振的影响和美欧关系恶化,经济表现整体不好,民众收入下降,通货膨胀率高,执政党支持率下降,多次引起民众抗议。 另外,普京提出的增加财政资金迅速发展社会经济的建议受到政府财政和经济部门的反对,有些联邦预算也没有用于重大的国家项目。 关于这一切,普京加深了对梅德韦杰夫内阁执政效能的负面评价。 这次梅德韦杰夫率政府总辞职,委婉地承担了迅速发展经济的无力责任,也为普京大面积官员交换、长期权力结构布局确保了空间。
不是挽留梅德韦杰夫担任首相,而是起用维基百科主页上也没有的一般部长,与其说普京给新人机会,不如说是配合多年的老将出局,不要担任今后4年以来俄罗斯政权的中流砥柱。 10多年来,梅德韦杰夫作为普京的核心班底成员和“政治伴郎”,无论是担任总理总务、当选总统代表国,还是担任俄罗斯党主席,他都只有普京马首有远见,一直被认为是不二继承人。 现在梅德韦杰夫离开了权力的核心,没有腐败谣言和管理能力,有舆论支持率逐渐下降的客观因素。 解体家认为“梅普配”没有散伙,梅德韦杰夫被安排在国安继续成为普京的副手,但这个角色显然和日常治国理政的内阁总理不一样。
很多分解者认为,普京是为2024年以后的权力结构铺好的组成部分,不会成为长期逗留的梅德韦杰夫早日出港,普京继续掌握实权的客观障碍。 相反解体后,普京长期把心腹部署在国安委员会,即使他4年后不担任总统或总理,依然用铁打的“梅普配”形成第二权力中心,继续远程控制国家的权力运行。 如果成立的话,梅德韦杰夫的“下岗”可能是雪藏和轮岗的锻炼,也不排除4年后再次出山成为替代普京。
根据俄罗斯宪法,2024年普京现在任期结束后不能成为总统,但宪法并不像2008年那样限制另一个身体成为总统,而是担任掌握实权的总理,这位未来的总统是米其林或梅德韦杰夫 年末普京决定情报界不排除将来的修宪。 普京在年度教科书演说中强调宪法必须重大撰改,增加杜马参加内阁的权重,确认总理人选,有权批准副总理和部长,任命总理的规定代替现任总统。 这个撰改显然立足于统一俄罗斯党在杜马一党的独大席位特征,以免将来的权力躺在反对党身上。 改变过去的总统、杜马、政府的“一强两弱”结构,转向“三权均衡”方向的改宪提案表明,将来的总统权力将一部分转让给议会和总理,普京即使不成为总统也可以回到总理统治俄罗斯。
根据普京修宪的提案,未来俄罗斯的核心权力必须掌握在民族主义者和爱国者手中,重点是美国和西方渗透到俄罗斯的高层,策动颜色革命。 修改宪法后,总统候选人的资格变得更严格,不能把过去必须在俄罗斯生活10年以上的时间门槛提高到25年,不能拥有其他国家的国籍和居住权。 部长、法官、地区领导人等从事“确保国家安全的重要工作”的人也不得具有其他国家的国籍或长时间居留在海外。 普京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受到俄罗斯很多民众的支持,他有勇气反复独立自主的民族主义路线,强烈战胜代表美国的西方力量。 从这个立场来看,普京4年后对掌握国家权力的其他人也提出了满足自己政治标准的要求,实际上一直在他的强烈影响下吸收俄罗斯。
总之,普京不仅比往年更早发表了国情咨文,而且迅速调整了政府的构成,部署重要人物停留,开辟了世界舆论的巨大想象空间。 普京调整权力结构和安置重要人物的意图很明显,但如果着眼于“后普京时代”,则认为为时过早,因为没有表示2024年以后离开权力金字塔尖。
标题:普法:普京政改谋划新一轮权力架构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1/0103/22557.html
下一篇:普法:看美伊冲突中诡异的角色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