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俄罗斯地方上一点方法值得商榷
本篇文章1725字,读完约4分钟
吴大辉
最近,莫斯科地区法院对违反俄方相关隔离规定的中国80名公民作出罚款、遣返出境及5年内不能入境的判决。 我认为通过和一部分当事人的交流,俄罗斯的防疫措施和应对在俄罗斯的中国人的方法是有争议的。
第一,中国公民入境时被要求签名的《莫斯科首席国家卫生官指令》没有规范,俄罗斯方面也没有详细说明其复印件。
这个文件只有俄语版,但是很多入境的中国公民不懂俄语,俄语也完全不擅长。 莫斯科机场的医务人员不擅长中文和英语。 入境的很多中国市民当然认为这只是普通的例行健康表,所以请在被要求签名的地方签名。 据说被遣返的80人中,能听懂俄语,明白签字文件的意思的只有10人。 结果,很多中国公民被警察带走强制隔离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被剥夺了就业和签证的学习,被遣返国外,5年不能入境。 笔者读了《莫斯科首席国家卫生官指令》,发现这是非常不规范的文件,《新型冠状病毒》中的“病毒”一词也是文字拼写错误的。 严肃的法规犯了这么粗糙的错误,令人吃惊。
第二,《莫斯科首席国家卫生官指令》中的一点规定没有考虑中国入境公民的现实。
根据文件,中国入境公民必须在自己的住所隔离,不能去职场、学校、商店、药店及其他公共场所,不能采用公共交通工具,每天测量两次体温,打电话通报自己的健康状况等。 但是很多中国公民刚到俄罗斯,住所没有食物储备,怎么隔离14天? 有些人只需下楼去超市购买生活必需品就被捕了,被警察带到“皇村”的“察里津诺残疾人康复中心”,集中强制隔离。
当然,不可否认,在这80人中,故意犯罪的人可能故意违反莫斯科市政当局的疫情管制规定。 例如,俄罗斯情报网4日指出,被遣返回国的80名中国市民中,涉嫌在2月22日前违反俄罗斯法律法规,往来于中俄两国之间,转发医疗口罩,非法获得暴利,非法采用巨额现金和逃税等罪名 对于这些行为,我们支持俄罗斯方面依法作出判决。
第三,法院遣返判决的审判程序没有规范。
由于很多人拒绝签署遣返同意书,该当事人的签名被取消,直接改为录像审判。 当事人说,录像审判现场只有一名法官和一名翻译,因此法官来到法庭宣布遣返。 整个过程只有几分钟,当事人完全没有机会聘请翻译为自己辩护。 根据规定,不服判决可以在10天内上诉。 但是,许多当事人仍然被强制隔离,不具备上诉的充分条件。 只能依靠我大使馆的领事服务和法律援助。
根据莫斯科法院判决书的规定,如果不上诉,当事人将面临强制遣返而不是亲自离开。 这意味着在收到判决书后,当事人在专业收容所等一会儿,经过完整的手续,被送回中国。
第四,感觉在俄罗斯的中国人被特别对待。
应该强调防疫防止新型冠状病毒而不是中国人。 就像驻俄罗斯大使馆2月24日向莫斯科市政府提交的照会上说的“普遍监视来自中国的所有人”一样。 在照会上,他说:“包括美国和其他西欧国家在内,现在世界上的任何国家都没有特别监视中国公民,对于病毒,中国方面理解莫斯科市采取某种措施的必要性,但莫斯科方面的措施符合预防病毒的实际,不歧视。
据悉俄罗斯执法机构也对本国市民和其他国家的市民进行了防疫检查。 据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介绍,莫斯科市执法人员整体制定执法规范,检查护照确认入境时间超过14日后将被释放。 3月7日,莫斯科市发布了新规定,要求在两周内访问意大利、韩国、伊朗、德国、法国和西班牙的人进入俄罗斯国内也需要自我隔离。 这再次表明俄罗斯不打算与哪个国家的市民进行对比。
但遗憾的是,笔者也在极其个别的地方看到了,如俄罗斯达格斯坦共和国马哈齐卡拉市的餐厅和鞑靼斯坦共和国喀山市的酒店大门上堂堂正正地写着“中国人不能进入”等。
中俄两国关系已经走过了70年风雨的历史。 我们常说战术合作伙伴关系框架下的中俄两国成为“不可移动的好邻居,不可分解的真正伙伴”。 “国交是民相亲,民相亲在心里相通”。 中国疫情发生时,俄罗斯政府给了我们无私的慷慨援助。 这个大义值得我们礼赞和记忆。 但是,当我们两国国内个别出现不利于中俄关系迅速发展的不和谐声音时,我们应该指出它的不足。 就是“镜子不磨,不讲道理”。 只有这样,中俄战术合作伙伴关系才能稳定地走得很远,长期以来都是新的。
(作者是清华大学俄罗斯研究院副院长)
标题:普法:俄罗斯地方上一点方法值得商榷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1/0103/22486.html
下一篇:普法:华盛顿炮制恶法置台湾于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