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普法 > 普法:“绿色存折”激发垃圾分类内动力

普法:“绿色存折”激发垃圾分类内动力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1-01阅读:

本篇文章968字,读完约2分钟

杨朝清

最近浙江宁波澛浦镇十七房村垃圾分类点的兑换所按时对外开放,村民拿着“绿色存折”陆续去兑换。 根据规则,垃圾分类质量好的村民和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村民可以在“存折”上积分。 积分累积到一定的数值后,村民可以兑换陈醋、大米、肥皂等生活用品。 另外,可以兑换健身器材的录用券、家庭医生、健康诊断等服务。

普法:“绿色存折”激发垃圾分类内动力

在以前流传的农业社会中,乡村垃圾很少,随着工业化和市场化的过程,更多的商品进入乡村,乡村垃圾也很多。 究其原因,农民享受商品的便利性和利益,但对垃圾的危害性缺乏深刻、冷静的认识。 垃圾分类作为一种令人扫兴的生活习惯,在乡村宣传比在城市宣传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

普法:“绿色存折”激发垃圾分类内动力

对出生长大的村民来说,他们不是不爱脚下的这片土地,而是对垃圾回收、垃圾分类没有足够的价值。 乡村并不是没有规则,乡村规则和城镇不同。 走在乡下的路上,喉咙不舒服,随地吐痰,没人说你。 即使把垃圾扔在空地上,也不会受到责备。 很明显,要实现由野性向文明的转变,需要来自外部的诱惑和激励,而不是依靠村民的自我救济。

普法:“绿色存折”激发垃圾分类内动力

作为柔软的力量,“绿色存折”不是硬性冰冷的命令,而是间接温暖的春风化雨。 无论是生活用品还是健康服务,村民们都可以使用。 “绿色存折”将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有机结合,不仅使村民参与环境保护,而且使他们直接受益,提高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普法:“绿色存折”激发垃圾分类内动力

人们的认知有逐渐深化的过程,垃圾分类也有“文化冲击-拒绝抵抗-接受承认-习性形成”的过程。 垃圾分类是新的,只有人民按规矩降低价格,提高人民按规矩的收益,才能提高公众参与的热情。 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使垃圾分类更简单方便,也可以通过管理手段使垃圾分类更有利,促进人们观念的重建和更新,显然需要强大的辅助系统。

普法:“绿色存折”激发垃圾分类内动力

对教育水平不高的村民来说,他们更相信能看到的东西和触摸的东西。 垃圾分类很好,参加志愿者活动可以换取生活用品和健康服务,在村民们看来垃圾分类值得做,可以证明是值得的,有意义的。 随着认知的深化,村民们理解垃圾分类有助于环境保护、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迅速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 在平民物质变得更加丰富、精神更加丰富之前,即使没有“诱惑”,垃圾的分类也会成为内生动力和文明的自觉。

普法:“绿色存折”激发垃圾分类内动力

垃圾分类的各个人是参加者和行动者,也是受益者和评价者。 垃圾分类盛行的话,世界当然会变得更好。


标题:普法:“绿色存折”激发垃圾分类内动力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1/0101/21853.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