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有志气就有奔头
本篇文章906字,读完约2分钟
张景林
据报道,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祝站镇武庙村60岁的村民陈伦安、妻儿都是残疾,自己患了癌症,过去3人只在低保和粮食田生活,生活很艰难。 他患有不治之症,但不是“绝志”,在驻村职工队伍的帮助下,陈伦安移动了亲戚和村民的土地,种植了25亩“黄毛粘”大米,在村子的28亩养鱼池里养鱼,种稻取贫帽子。
幸福都在奋斗着。 要过幸福的生活,要有志气,不要屈服于命运,不要向困难低头。 要有力量,用自己勤奋的双手努力,创造美好的生活。 人不能穷志短。 像陈伦安一样因病因障碍引起贫困后,用自己的意志、坚韧和勤奋战胜贫困的例子不少。 比如被当地人称为“凳子硬汉”的湖南省溆浦县的残疾人胡玉山等。 普通人的故事鼓舞了周围的人,告诉人们“美好的生活是由劳动创造的”这一朴素的道理。
“十三五”时期,我国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政策,广大扶贫干部日夜为扶贫而奋斗,以勤奋的汗水实现“全面小康道一个不可或缺”的庄严承诺。 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了扶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扶贫攻防成果,千百年来“民也停止劳动,开封可小康”的憧憬成为现实。 但是,也有很多贫困家庭因病因障碍引起贫困,难以巩固消除贫困的成果。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和制定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进行了系列部署,“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的合作机制”“健全扶贫监测与合作机制”
离家致富归根到底靠群众的辛勤劳动。 必须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正确的措施彻底贯彻群众思想和能力上的“穷根”,确保“提案”的安排落地执行。 必须谈谈消除贫困的事情。 特别是讲群众周围消除贫困的感人故事,让群众加强消除贫困成果的内生动力,让贫困群众参与迅速发展集体经济和产业项目建设的行列,支持他们的干事创业,用自己的勤奋和汗水创造美好的生活,贫困
奋斗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优先迅速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农村振兴”的战术部署,为农村的迅速发展描绘了美好的蓝图,使广大农民群众有了“新奔头”。 要巩固和党的信念,有不向困难低头的志气,有努力进取的欲望,不怕苦难,放手战斗,更好的生活就在前面等待着。
标题:普法:有志气就有奔头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0/1229/20442.html
上一篇:普法:每一个梦想都值得呵护
下一篇:普法:时刻想着靠前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