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加强家事审判心理学社会学研究合作
本篇文章882字,读完约2分钟
本报北京1月15日报道(记者罗书臻)今天,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与北京师范大学签署了家务审判心理学社会学研究合作框架协议,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杜万华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出席了签约仪式。
根据框架协议,双方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积极发挥自己的特点,在工作合作、学术交流、教育训练、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推进家务审判心理学社会学快速发展的新模式。
杜万华指出,为了维持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建设,最高人民法院将于每年5月11日召开视频会议,选择118个中基础法院开展家务审判方法和事业机制改革试验。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与北京师范大学开展这次跨学科行业的深入合作是推进试行改革事业的重要措施,为推进全国家务审判方法和事业机制改革的迅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辅助力,为全国法院和各地大学的合作注入了腾讯
杜万华强调,下一步必须开展课题研究、教材编写、实例编纂、人员培训等更具体实用的合作事项,特别是要积极推进家务法官和调解员的心理学社会学标准化训练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向各级法院加强与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教育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提供由保密技术解决的实例资料和实践素材,方便教育科研机构开展学术研究,并让科研机构向有条件的地方人民法院
董奇认为,双方开展合作是促进心理学社会学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推进学科建设和社会管理深入融合的有益尝试,是理论研究服务于真正服务国家快速发展、社会建设的比较有效的方法,北京师范大学是世界一流的
董奇表示,北京师范大学自身在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研究行业的特点地位和影响很大,让全国教育科研机构和心理咨询机构积极参与人民法院的家务审判工作,依靠相关平台,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和人民法院在家
双方还建议不久在北京师范大学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家务审判心理学社会学研究中心”,设立“中国家务示范库”,根据事业需要签署具体的合作协定,继续开展家务审判心理学社会学合作的几个事项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政治部、司与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及该校心理学部、社会学院、法学院相关负责人、专家学者参加了签约仪式,对下一步的开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标题:普法:加强家事审判心理学社会学研究合作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0/1224/18706.html
下一篇:普法: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