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普法 > 普法:“刷脸”被盗脸,技术不背锅

普法:“刷脸”被盗脸,技术不背锅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0-12-21阅读:

本篇文章1140字,读完约3分钟

刷手机脸的支付普及后,大家实现了“用脸吃饭”的梦想,但“刷脸”的支付存在风险!

据现代快报报道,最近,上海浦东警察在一次晚会后,喝醉了酒坐车回家,通过给出租车司机叶某“擦脸”,顺利解锁陈先生的手机,通过“擦脸”支付,从陈先生的微信账户支付了4500元的 目前,叶某因涉嫌盗窃被浦东警察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普法:“刷脸”被盗脸,技术不背锅

这大致是“刷脸”技术潜在风险在日常生活中的比较典型的例子,这样的例子以前很少发生,但足以唤醒人。 在今天的“擦脸”时代,“脸”也像钱包一样,具有支付功能后,人有可能“被偷脸”。 这暗示了“脸”也有可能像钱包一样不知不觉地被偷。 如果陈先生设定的不是“刷脸”支付,而是密码支付,请考虑一下叶某即使用心偷也无法控制。

普法:“刷脸”被盗脸,技术不背锅

在现实生活中,“擦脸”技术还有争议,但必须承认它广泛应用于零售、饮食、医疗等领域。 例如,现在很多超市和酒店都在进行“擦脸”支付。 磨脸是技术的进步,在需要身份识别的应用场景,如机场、高铁、银行等环境中,增强客户体验,即使不在一张票上出去,也说明自己是自己,说明耗时,效率低下。 但是,任何新技术都有两面性,历来“刷脸”技术都有很多风险,很多时候人都很恶毒。 曾经有一群小学生,举起印刷的大人的脸,上了识别脸的机器,成功地欺骗了机器。 就像留言中陈先生的遭遇一样,“太方便了”,反而可以用于恶心的人。

普法:“刷脸”被盗脸,技术不背锅

严格来说,陈先生的钱被偷也不是技术上的事情,但人们没有把脸部识别视为生活中应该警戒的一部分,无视脸部保护的习惯。 陈先生喝醉了,已经一个人回家了,等于直接放弃了这段时间内对“脸”的控制权。 这就像是自己的疏忽,钱包被小偷偷了。 不要因为钱包被偷了,就指责钱包不安全。 结果,脸在自己身上,不应该提供骑坏人的机会。 任何支付形式都很难不受攻击,客户有安全防范意识和良好的个人习性很重要。

普法:“刷脸”被盗脸,技术不背锅

不管我们多么讨厌,将来的“擦脸”支付可能会有无法停止的倾向。 这是人力难以扭转的。 “脸”成为支付证明书的时候,人们其实必须认识到应该保护这个脸。 中国人以前传达过文化中的“好面子”,曾经受到过批评。 但是在今天的技术进步时代,突然有了新的现实意义。 确实,只有靠这张脸,才能保持服务的便利。 像情报陈先生那样,因为不能喝醉节约人事,所以应该陪朋友,通知家人,不应该一个人开车回家,不仅应该扔掉脸,还应该扔掉纸币。

普法:“刷脸”被盗脸,技术不背锅

在数字时代,确实需要提高风险意识。 平时必须保护自己的个人新闻,比如身份证照片和录像,不要留在手机上。 另外,不能轻易上传到网上,也不能发给陌生人。 设定手机唤醒和支付模式时,采取“密码解锁+刷脸支付”等交叉检查的方法,不使用单一的认证方法,提高支付的安全性。 我们在无法选择外部环境的情况下,只能改变自己的行动来保障安全。 (张炳剑)

标题:普法:“刷脸”被盗脸,技术不背锅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0/1221/17838.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