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2019航空法治论坛聚焦航空航天前沿法律问题
本篇文章1312字,读完约3分钟
图为航空法治论坛的现场。 马国栋摄影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梁士斌
现在中国航空法、空间法理论研究的现状如何,什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未来研究的迅速发展方向在哪里……12月21日,北京航空法学会主办的航空法治论坛在北京召开。 论坛主题是新中国70年和航空宇宙法的迅速发展。 这次论坛聚集了航空宇宙法的专家学者,有非常建设性的资深学者、法律实务者和充满活力的青年新锐。
北京市法学会的张宪宏调查员在致辞中肯定了北京航空法学会成立以来进行的许多有效事业,希望北京航空法学会继续加强法学研究,多次提出问题,努力发挥学会的第三者作用。
北京航空法学会会长董念清表示,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迅速发展,但在航空宇宙法理论研究、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那些成果,有什么问题,以及下一步如何推进航空宇宙法的研究,
这次论坛的议题总结,共设置四个单元,实行主要的报告员制。 两个单元聚焦于航空航天法的国内国际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两个单元的要点是航空航天实践快速发展中的法律问题。 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教授王立志指出了国内航空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提高国内航空法理论研究水平和制度建设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西北政法大学张超汉教授介绍了海外航空法研究的要点和成果。 在空间法方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高国柱教授特别强调,研究空间法需要理解空间技术的迅速发展,空间法是处理技术迅速发展带来的法律问题。 这些得到了会议另一位主要报告员科利文博士的高度认可。 中国政法大学孔得建博士站在空天融合交叉的立场上,对空间法中外空采矿、外空商业化和军事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在航空法律实务方面,北京首都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法律部总经理李群博士做了题为“民用机场的快速发展动态和立法研究”的报告,她结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起航,对机场立法提出了非常实用的建议和意见。 首都机场集团企业战术快速发展部副总裁杨学兵从反垄断监督管理和合规体系建设的立场出发,反垄断法系统认为美国是成为民航强国最重要的推手。 无论是政府监督管理部门还是航空公司,都必须事先考虑航空行业的反垄断问题。
全球航空管理和航空安全是当前的热点问题。 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客座教授科利迷博士分享了旅行证件电子数据应用的法律问题。 她介绍了旅行证件电子数据国内国际方面的法律规范和实务方法,指出智能机场安保执法的要点应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集中安保资源加强管理的最大风险来源。
国际民航组织安保训练中心副主任张君周博士认为飞行安全和航空安保是我国民航的“两翼”。 比较民航保安国际标准的新动向,她着重于中国国内法如何连接国际标准的立场,提出了非常具有可比性、可操作性的建议。
北京航空法学会会长董念清认为,航空宇宙法理论研究非常重要,近年来取得了进步,但还不够。 理论研究要为实践服务,法律理论研究者要特别关注由航空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引起的法律问题,为今后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制度支持。
航空法治论坛由北京航空法学会于年创立,为全世界的法治精英建设高端对话平台,展示中国航空法治建设的成果,推进中国和世界航空航天法行业的对话与交流,全球航空安全的焦点问题和航空航天
标题:普法:2019航空法治论坛聚焦航空航天前沿法律问题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0/1220/17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