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公益 > 热点:莫误读了少年为救人获刑

热点:莫误读了少年为救人获刑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4-17阅读:

本篇文章1106字,读完约3分钟

本人郭刚(化名),男,17岁,四川省江安县中华武学校在校学生,于去年3月23日因见义勇为行为被判刑… … 我希望那个女人看到这个消息能为我们出庭作证。 法院也许可以启动再审程序来改变我们的命运。 最近,网民发表了微博,据说高中同学郭刚看到义勇受到酷刑,引起了争论。

热点:莫误读了少年为救人获刑

其实微博发表人没有歪曲事实,少年确实为了看义勇而卷入了这个刑事案件,但由于单方面发表了案件的真相,很多人误读了这件事,对判决的公正抱有疑问,对法律为什么不保护义勇的人有误解

热点:莫误读了少年为救人获刑

其实,刑法行业对见义勇为者有比较完善成熟的正当防卫制度。 我国刑法规定,阻止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人身、财产及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行为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者造成损害的,为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但是,防卫者不承担刑事责任的前提是正当的,否则为了看到义勇也必须承担责任。

热点:莫误读了少年为救人获刑

正当防卫必须满足四个条件。 一个需要对比的是非法入侵。 二是必须在非法入侵正在进行的时候。 第三个需要对比的是不法侵害者。 第四,不要超出必要。 否则防卫过度。 法律之所以对正当防卫设定限制条件,是因为其目的不是鼓励违法者处以私刑或过激报复,而是鼓励人们勇敢地抵抗。

热点:莫误读了少年为救人获刑

另一方面,法律上要求可以用比较缓和的手段阻止非法入侵的情况下,不允许使用激烈的防卫手段。 为了不让比较轻的非法入侵,不允许防卫造成严重危害的结果。 没有严重威胁人身安全或者国家和人民重大利益的不法行为的,不允许使用重伤、杀害的极端手段。 另一方面,法律规定,对于加害、杀人、强盗、强奸、绑架、其他严重威胁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也不受防卫限度的限制。

热点:莫误读了少年为救人获刑

另外,非法入侵往往是突然的攻击,因此防卫人毫无防备,精神上非常紧张,情况非常紧急,必须马上做出反应。 在这一瞬间,选择适当的防卫方法、工具、强度进行防卫是没有条件的,很难预料防卫带来的结果。 因此,司法实践没有对正当防卫行为提出严格的要求,根据当时的情况只不过是明显的或者时点明显不恰当的话,通常被视为正当防卫。

热点:莫误读了少年为救人获刑

据报道,有证据表明郭先生阻止了男性的不法行为,在受害女性比较有效地被保护离开后,郭先生因其他语言不和再次插手,同时受了重伤。 这很难构成正当防卫,是事后防卫。 此外,法院考虑到少年未满18岁。 以看义勇为初衷。 有些赔偿得到对方的理解,在法定刑以下给予大幅度减刑和缓刑,不仅是法律依据,可以说更合理。

热点:莫误读了少年为救人获刑

事实上,我们必须回到法律角度对这个案件进行客观评价。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要做事安慰对正义的执着,误以为法律没有保护看义勇者。 另外,看义勇不仅仅是勇气,不要有热情,也不要有相应的技能和智慧。 否则,不仅会帮助你,还有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利的结果。

标题:热点:莫误读了少年为救人获刑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417/49416.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