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公益 > 热点:抗联女战士周淑玲的家国梦

热点:抗联女战士周淑玲的家国梦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4-16阅读:

本篇文章1255字,读完约3分钟

【老兵资料】周淑玲,1920年1月1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宝清县,1935年参加东北抗联,随后部队撤退到苏联境内训练,1945年与苏军合作解放东北,解放后在东北汽车厂、沈阳气体压缩机厂工作

热点:抗联女战士周淑玲的家国梦

我想再去看一次当年战斗的密营。 抗联老战士周淑玲口一直说的密营是东北抗日盟军在深山密林建设的简陋营地和物资仓库。 这些密营是抵抗日伪军疯狂攻击的哨所,也是避免敌人残酷包围的基地。

热点:抗联女战士周淑玲的家国梦

白山黑水间的密营中,有着老年人太多无法忘记的青春和战斗记忆。 70多年前,年轻的周淑玲在那里经历了九死一生的考验,也得到了血色的浪漫爱。

老人住在沈阳市桂林街的普通小区。 记忆力和听力严重衰退,但记者从断断续续的谈话中恢复了她人生中最痛苦、最绚烂的岁月。

宁成战死鬼,不成亡国奴隶。 日本占领东北后,15岁的小淑玲成为抗联的地下交通人员,不久正式参加抗联,在东北大地作战。 淑玲走抗日道路不是偶然的,祖父到孙子的三代抵抗日伪军,造成7名亲人死亡。

热点:抗联女战士周淑玲的家国梦

由于敌我力量差距很大,抵抗的斗争环境严峻得难以想象。 周淑玲说,为了避免日伪军的残酷围剿,抗联部队经常晚上行军,不能说话,不能生火,整晚赶路,必须马上通过一点地方,才能被敌人包围。 白天,士兵们不得不在山上挖个洞躲起来,冬天的气温下降到零下40度以上也没能点火。

热点:抗联女战士周淑玲的家国梦

是处理衣食无望的事件,被包围时萝卜每根重复一周。 老人回顾说有时不能吃饭,只能撒尿。 我真的很饿,周淑玲也吃过土。

经过荣马倥恋中、周保中将军的中介,周淑玲和抗联三军四师三十二团长李铭顺喜结连理。 老人展示了她年轻时的照片,盛装的女性士兵的脸很美,英姿飒爽。

热点:抗联女战士周淑玲的家国梦

周淑玲在战争年代一共养育了四个孩子。 条件太差了,两个儿子不到一岁就死了。 这成了老人心中永远的痛苦。

抗联战士每天都在经历生死考验,周淑玲经常目睹战友受伤或牺牲。 老人特别印象深刻的是,丈夫李铭顺在战争中受伤,肠子出来,差点牺牲。

极其艰苦的斗争条件也锻造了士兵们牢固的友谊。 同志们之间你帮助我,我救你,不团结就会失败。 周淑玲至今还记得哈尔滨的李敏和北京的李在德。 她们是一起战斗的战友,是为数不多的还活着的抗联退役军人。

热点:抗联女战士周淑玲的家国梦

2010年,这些抗联退役军人再次聚集在一起,回忆当年烽火的时期,与来访时的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一起座谈。

离休后,老人回到黑龙江省宝清县再次访问了当时的密营。 这几年来,她一直推行抗联精神,为学生谈论当年的抗战,但胜利太不容易了,不能忘记历史。

热点:抗联女战士周淑玲的家国梦

老人腰骨老化,做过手术。 孩子们关心老人的身体状况,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周淑玲的小儿子李勇说,生病卧床后,母亲再次去看密营的想法反而增强了,这可能是真的很难实现的愿望。

热点:抗联女战士周淑玲的家国梦

行动不便,但老人每天看新闻和报纸好几次。 我想看更多国家的迅速发展。 现在国家富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得到了学习和就业的机会。 这在当时是难以想象的。 老人说。

热点:抗联女战士周淑玲的家国梦

李勇说,这几年有人总是来看望母亲,也有人特意从外国慕名而来。

每次客人来时,老人总是穿着满是奖牌的军服,打开相册看着老照片,有时沉思,仿佛又回到了密营战争的岁月。

标题:热点:抗联女战士周淑玲的家国梦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416/49320.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