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揭秘国内收视率调查乱象
本篇文章1101字,读完约3分钟
日前,国家标准委员会批准发布《电视收视率调查标准》,成为国内第一个电视收视率调查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年7月1日开始实施。
其实,近年来收视率混乱在电视剧和综艺领域普遍存在,收视标准不统一,收视率是假的,电视台唯视听论等现象都很诟病。 为什么收视率这么引人注目? 国标与什么乱象比较最终会明确? 在海外的视听调查是什么状况? 这些问题引起了网民和各界的关注。
国内收视率调查乱象频率:标准不统一频率被怀疑为假。
现在,中国电视的收视率统计是使用以前传达的做法,通过在样品客人的家庭电视上安装视听测定器来计算的。 样品顾客的家人在收看电视时,如果在某个频道停留一定的长度,该装置就会被记录下来,生成统计数据。 现在全国只有央视索福瑞媒体研究有限企业这个收视率调查机构。
但是这个设施有两个统计来源全国网和城市网。
羊城晚报报道,全国网络收视统计复盖全国13亿人口,但只有6000户样本,城市网络数据样本4万户。 城市网下细分为几个统计类别,许多卫视采用了48座城(以前是44座城,后来迅速发展到46座城,现在是48座城)的数据。 有些卫视采用了32座城的数据,这32座城是全国各省会城市、直辖市、几个单列城市,复盖了内地一线、二线城市。
由于收视统计标准不统一,同一时间段3个收视率排在第一位(年2月21日《中国好歌》全国网第一位,《我是歌手2》排在48个城市收视率第一位,《最强大脑》排在48个城市收视率第一位)。 另外,因为提供收视率数据的只有一个机构,所以既是游戏的参加者,也是游戏规则的制作者,这样的系统的脆弱性也是业界内的恶疾。
不仅收视统计标准不统一,收视率假也受到业界的质疑。
早在2010年,人民日报就指出,收视率样品用户受到收购控制,为购买收视率付钱、收视率等恶意造假行为、惩戒机构欠缺的领域背景是在各个地方卫视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上游为目标的幕后 此后,当年7月,人民日报又连续四次发文,剑指收视率假问题,呼吁执行领域监督和惩戒机构,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
年后,湖南卫视遇到了视听过山车,把视听假问题再次摆在人们面前。
根据2012年5月的数据,湖南卫视1日的收视率首次跌入前10,刷新了最坏的记录。 6月20日,湖南卫视又以较高的全天收视成绩回到第一位。 湖南电视台的制片人张一蓓说有人用非法手段操作收视率。 同年8月,中视丰德会长王建锋说,有一家电视研究机构可以用宣传费换取收视率,只要付钱,至少就能获得全国前十的数据。 这件事之后,公安部门也曾经专门立案调查。
但是,在前几天在上海举行的中国电视剧广播年会上,smg尚世电影行业的ceo苏晓也因为数据污染变得荒诞而发狂。
标题:热点:揭秘国内收视率调查乱象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405/46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