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院士仝小林在火线战斗42天:中医抗疫大有可为
本篇文章2321字,读完约6分钟
3月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来到湖北省中央医院(光谷院区)长江日报记者金振强拍摄。
3月5日上午,湖北省中医医院光谷院区全国首次召开新冠肺炎康复门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急救专家小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小林来此指导。
武汉的患者不容易,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小林院士深深关心武汉的患者。
1月24日,除夕,仝小林院士到达武汉。 42天来,他奔走于发热门诊、留观病房、重症病房、方仓、隔离点、社区。 国家卫健委发表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更新为第7版。 仝小林是制定中医治疗方案部分的领导。 最初推荐的中药通治方武汉抗疫方( 1号方),仝小林是拟人。
恢复期中医大部分为。
在湖北省中央医院光谷院区新冠的肺炎康复门诊,仝小林院士拿着艾条亲自树立了榜样。 他说,康复门诊对新冠所致肺炎患者的整体康复是福音。
仝小林表示,中医非常强调治未病,治未病包括预防未病、预防疾病、预防和康复。
新冠引起的肺炎患者出院后,现阶段是不治之症阶段,仝小林说,从患者的表现来看,即使核酸检测呈阴性也不再发烧,但出院后乏力、肌肉疼痛、食欲不良、恐慌等症状略有不同。 出院的重症、危重患者,他们的肺损伤比较重,一些患者后期肺功能的恢复和肺纤维化的处理问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这可能需要3个月、半年甚至1年的时间。
新冠患者的康复可以取得中西医结合,西医也有很多比较有效的康复手段,但首先以中医为主。 中医在康复方面有特点。 仝小林院士表示,中医在康复方面,除了汤之外,还有针、灸、火罐、搔爬、药浴、饮食疗法、五禽戏、八段锦等体育疗法和心理疗法等非药物疗法。 综合治疗是患者康复的比较有效的手段。
这种病的中医病被称为寒湿疫病。
仝小林一到武汉,就直奔病房,在急救逗留观、发热门诊看病人。 他首先要评价这种新发病的病到底是什么病。
武汉给他的第一感觉是潮湿和阴郁。
他看到的初发病者,舌质薄,舌苔白烂,累,不发烧,但热度不高或无热,咳嗽胸口紧,没有食欲,恶心,呕吐,腹泻,这是典型的寒湿郁肺和寒湿困脾的
通过对患者的注意,结合环境因素,我们基本上考虑到这种疾病称为寒湿疫病,^小林院士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新型冠状病毒是喜欢寒湿的病毒,在寒湿的环境中生存很久,在武汉湿冷的环境中
仝小林迅速决定了中医治疗新冠引起的肺炎的大体:宣肺化湿。 即,要比较寒湿郁肺、阻肺,宣传肺解表,散寒透邪。 与寒湿相比,困脾要避免下水、健脾化痰。 另外,瘟疫毒要损伤肺络,比较痰瘀阻络,解毒通络。 由于地区、体质、基础病、药物干预(西药、中药)等,在疾病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变证、恶证,可以化干、化热、伤阴等,但该病是阴病,以伤阳为主线。
仝小林说, 宣肺化湿大体上是这样的,在后来指导全国的中医治疗方案中,这种思想是主线。
大部分症状可以在初期杀死
这么多病人来自哪里? 源头还在社区。 到达武汉不久,仝小林与湖北省专家充分讨论后,制作了宣肺化湿的通治方武汉抗疫方,根据主方,分别比较发热、咳喘、纳差、气喘无力等症状,制作了4个加减方。 社区医生可以经过简单的训练熟练地应用。
辨证论治,每个人都是中医理想的用药模式。 但是,在特殊时期,必须首先让所有患者吃中药,阻断从轻量到重症的迅速发展。 武昌区与当地和江苏两个药企联系,为武昌区提供数万人份的汤和无煎颗粒,从2月3日开始在武昌全区大范围内免费发行。 每人14天的用量。
这么多人吃药,副作用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更好地指导居民服药,仝小林团队与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刘保延教授团队合作,紧急开发了手机app。 刘保延教授在后台投入了数百名后方医生,通过这个平台一对一地指导患者服药,大大缓解了武汉当地医疗资源不足,患者无法及时救治的困境。
据 仝小林院士介绍,大部分新冠引起的肺炎患者初发症状相似,多为发热、乏力、咳嗽、咳痰、气喘、纳差、腹泻、情绪紧张等,中医治疗可以早期杀死大部分症状。 根据武昌模式得到的万余部反馈,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改善。
在多次疫病防治中发挥重要意义
几千年的中医治疗这种新病到底好不好? 有效果吗? 即使是院士,仝小林出征武汉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我的信念来自于对中医疗效的确信。 因为自古以来中医就是几百次疫情中的中流砥柱,对中华民族的繁殖起着重要作用。
亳小林介绍说,新中国成立后,有四次大瘟疫,他参加了三次。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国发生了流行性出血热,^小林读过第一位国医大师周仲瑛的博士。
这场瘟疫持续了10多年,我参加了3年。 仝小林表示,当时生病的人很多,死亡率也很高。 最初的死亡率超过了10%,但后来在周仲瑛教授的团队努力下死亡率下降到了1点几%,中医的效果非常显着。
我当时是博士生,在苏北医院治疗这些患者。 中医比较有效,救了很多重症患者。
另一次是sars的爆炸。 当时我在中日友好医院,是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集团的领导,除了中西医结合治疗200多例例外,我们用纯中医治疗11例,效果很好,发烧、咳喘等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病情也缩短了很多
第 次是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 他作为院士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急救组的共同领导。 仝小林认为,西医找不到特效药,在开发疫苗之前,中医药在社区早期干预、全过程中参与,对控制疫情,特别是社区疫情防控很重要。 他们根据武昌社区中医药防控的实践,与武昌区政府、湖北省中央医院、刘保延网络新闻平台一起总结了武昌模式,即通治方+政府合作+网络。 这一模式对未来新发、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社区中医药的预防管理,对未来社区中西医结合模式都有启示。
长江日报记者田巧萍
标题:热点:院士仝小林在火线战斗42天:中医抗疫大有可为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29/44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