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公益 > 热点:重庆立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发布虚假招聘新闻

热点:重庆立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发布虚假招聘新闻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3-29阅读:

本篇文章1011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网重庆8月5日电(韩梦霖)根据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的信息,《重庆市人力资源市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由重庆市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自2021年1月1日起 条例规范人力资源市场活动主体的行为,如用人单位提供虚假招聘消息,不得发表。 发表虚假招聘广告,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特定服务,不得收钱。

热点:重庆立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发布虚假招聘新闻

在积极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培育方面,条例规定要适应重庆市基层的现实需要,特别是鼓励和支持人才向严峻的边远地区和基层流动。 另外,人力资源流动要求必须遵守法律、法规服务期限、工作限制、保密等相关规定。

热点:重庆立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发布虚假招聘新闻

为了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的迅速发展,增加人力资源的供给,在条例第15条件的区县(自治县)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确定发挥园区集聚产业、扩展服务、孵化公司、培育市场的功能 支持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及分园建设,发挥其模范领导作用。

热点:重庆立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发布虚假招聘新闻

据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委员会副主任黎藜介绍,为了构建公平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条例规范了求职者、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监督管理部门等人力资源市场活动主体的行为。

热点:重庆立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发布虚假招聘新闻

第29条为了保障求职者的权益,对用人单位作出了禁止的规定。 提供、不得发表虚假招聘新闻的,发布虚假招聘广告。 不得没收求职者的居民身份证或其他证件。 不得以担保或其他名义向求职者收取押金、保证金、风险金等财产或变相。 不得招募未满十六岁的未成年人或者没有合法身份证等法律、行政法规不得采用的人员等。

热点:重庆立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发布虚假招聘新闻

第二十一条规定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特定服务,不得收钱。 不要拒绝符合政策的流动人员人事资料。 然后,对收到的资料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第30条细分列举了人事服务机构开展人事服务的14项禁止行为。 不准发表虚假求职和招聘新闻,或者发表的新闻含有歧视性复印件的。 不得超过许可批准的业务范围开展人事服务活动。 不得伪造、篡改、出租、出租、转让人事服务许可证。 不得为没有合法证据的使用者提供人力资源服务。 不要介绍未满十六岁的未成年人就业。 不得为没有合法身份证的求职者提供人力资源服务。 求职者不得介绍法律、法规禁止的职业。 不得没收求职者的居民身份证或其他证件。 不得以担保或其他名义向求职者收取押金、保证金、风险金等财产或变相。 不得以违反规定收取服务费的暴力、胁迫、欺诈等方式进行人力资源服务活动。 必须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从事业务活动,损害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等。

标题:热点:重庆立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发布虚假招聘新闻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29/44551.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