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薅羊毛”黑灰产链调查网络法治频道
本篇文章3870字,读完约10分钟
●随着网络商品交易的盛行,“玫瑰羊毛”现象越来越常见。 像“双11”这样的大规模宣传活动,也是“羊毛党”的宴会。 检察机关在案件过程中发现,相关案件犯罪集团的低龄化很明显,其中也有在校学生。
●网上有很多“蕰羊毛”专业的博主。 这些博主除了发布优惠新闻外,还拥有自己组织的社会交流小组,在多平台运营,引导粉丝进入“玫瑰羊毛”。 作为获得商品优惠新闻的方法,有粉丝投稿、商家的自主合作、通过软件发现优惠新闻等。
●“蕰羊毛”不仅不利于EC平台经营者的快速发展,而且损害了客户的权益。 防治“蕲羊毛”,最重要的是平台和商家必须做相关的工作,包括制定相关规则、制度。 如果发生问题或者被别人恶意说明,可以请求法律帮助申请撤销。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杜晓
□法制日报实习生杨美杰
最近,很多在校学生被起诉利用“闪电退款”服务规则诈骗网购平台,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一位网民评论说:“完全超越了自己的将来。”
今年以来,处理此案的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受理了35起相关案件40人,欺诈金额从6000余元到24万余元不等,目前已对其中18人提起公诉。 检察机关在案件过程中发现,相关案件犯罪集团的低龄化很明显,其中也有在校学生。
迄今为止,另一家水果网店因操作失误将“26元4500克水果”定为“26元4500斤”。 一位p主发现后,带粉丝去网店疯狂下单,因此店铺相关商品产生了700万元的订单金额。 之后,由“蕰羊毛”的店铺发表,据说由于操作失误店铺没有倒闭的馀地了。
随着网络商品交易的越来越发达,“玫瑰羊毛”现象越来越常见。 最近,法制日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羊毛党骗取退款利益
或以超低价格购买商品
根据闪电退款服务规则,该会员申请退货并发送商品后,无需等待商品到达平台仓库,即可从平台获得退款。 在这次在校学生利用“闪电退款”服务规则诈骗网购平台的事件中,每个嫌疑犯在退货申请中骗取了平台的退款,但实际上不是退货,而是为自己使用或出售。
《法制日报》的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玫瑰羊毛”的现象不仅仅是EC平台,一般涉及卡券的优惠、优惠代码、现金红包类等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玫瑰羊毛”的现象。
迄今为止,据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消息,1993年出生的黄小天使用剧本程序,对某母子app的20万个账户进行了虚假登记,可以参加2万多个“奶粉购买赠送活动”的账户销售顾问 在这条路线上买奶粉的“羊毛党”用了约2万桶以上的奶粉“玫瑰”。
今年1月,一家社会交往电子商被揭露有优惠券bug,大量发行了可重复领取的100元无门槛通用券。 之后,该社会交往电子商于1月20日早上宣布,黑灰产集团从过期优惠券漏洞中窃取了数千万元的平台优惠券,获得了非法利益。 与此行为相比,平台在第一时间修复漏洞,跟踪相关订单。 另外,向公安机关通报,积极与有关部门合作,打击了有关黑灰产集团。
今年7月,许多“玫瑰羊毛”集团向某视频网站免费赠送了一年的vip年卡链接,该链接被社会交流网站共享后,许多顾客蜂拥到这个视频网站领取会员,网站崩溃。 之后,根据该视频网站的官方发表,这是黑灰产的恶意揭发和倒卖该网站的vip会员权益的行为。
像“双11”这样的大规模宣传活动,也是“羊毛党”的宴会。 双11之后,法制日报记者参加了“蕲羊毛”的社会交流小组,许多成员分享了同一家女包店的“神价”订单。
据了解,在“双11”当天,该集团的成员从某女性包的网旗店仅10元左右就购买了200元以上的女性包。 小组内首先发现这个优惠漏洞的成员说:“买了两个包。 除了号召小组里的朋友们去买,还告诉两个亲戚朋友去买。 我不知道卖方是否发货。”
之后,《法制日报》记者联系了这家女性包旗店的员工。 对方观察了这些超低价格订单,但不知道“羊毛党”是如何操作的,据说可以购买这样的超低价格的女包。 “幸好这些订单数不太多。 另外,有些款式是清仓金,损失自然,但正常出货,以免投诉造成的损失变大。 ”。
该社会交往集团内的资深“羊毛党”对法制日报记者说:“特别关注很多“羊毛”博主,大家都是能干的人。 做活动的时候必须盯着他们的微博。 否则你会错过优惠。 “双11”的前一天和“双11”的当天,我一直盯着看了26个小时。 虽然很辛苦,但是买便宜的商品就有成就感。 ”。
定期发布优惠新闻
粉丝很受很多商家欢迎
法制日报的记者发现网上有很多专门研究羊毛的博主。 这些博主除了发布优惠新闻外,还拥有自己组织的一个或多个社会交流小组,由多平台运营,指导粉丝“剪羊毛”。
萧明(化名)是拥有70万粉丝的“蕲羊毛”博主,每天发表15条左右的优惠新闻。 她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自己运营这样的账号只是“无心插柳成荫”。
“我有自己的工作。 “蕰羊毛”完全是我职业的业余工作。 一开始我喜欢用一点折扣软件找折扣新闻,后来看到特别便宜的折扣新闻就分享微博,得到了一定的折扣,使这个账户迅速发展起来。 ”萧明说。
萧明表示,目前她获得商品优惠消息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是粉丝投稿,二是商家自主合作,三是用软件发现优惠新闻。
“现在的宣传费往往比低价商品的价格大。 关于店铺,除了小上网本的店以外,其他店铺做的话,前期投入的宣传费非常多,所以很多商家选择吃亏赚流量,涂上店铺的流量之后。 这样,他们就找到了像我们这样有一定粉丝数的博主,给我们打折,我们呼吁粉丝购买这些低价商品,增加店铺的流量。 ”萧明说。
法制日报的记者在采访中观察到,稍微便宜一点的“玫瑰羊毛”订单的背后,也有可能隐藏着商家的营销意图。
最近,由于“蕲羊毛”而去关门的水果网店发酵,网店模仿别人店的消息产生错误,店负责人怀疑被称为四川水果农家的身份也是伪造的。
萧明知道与这次引起大众关注的“玫瑰羊毛”相比,无论店铺是否有意借用“羊毛党”的恶意炒作,卖方的设置都有错误,赞成带领粉丝恶意订货,要求赔偿的行为。
“当时我也看到了这个优惠消息,但没有发送。 闭上眼睛想想,你会发现26元4500斤橘子一定不会发货。 这是订单的目的,肯定是为了赔偿而拍的。 我喜欢《玫瑰羊毛》,但绝对不能《杀羊》。 我们只是业余的“玫瑰羊毛”占便宜的人,但必须符合良心。 ”萧明说。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国法学会民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孟强认为,“羊毛党”的行为可能侵犯其他顾客的权益。 “商户有希望向所有顾客提供福利的地方,但被《羊毛党》拿走后,商户害怕向顾客提供正常的优惠,可能会损害其他顾客应该得到的合法权益。 此外,它助长了社会上廉价和不诚实的风气。 ”。
中国政法大学传达法中心的研究员朱威认为,“蕲羊毛”除了损害正常使用的客户利益外,对EC平台经营者来说,也不利于其长时间的快速发展。
“对于EC平台、微商、社会交流电子商务等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漏洞。 这些漏洞是技术漏洞或由于经营者的疏忽。 如果发生这种事情,如果不给予善意的注意而推上“蕲羊毛”,可能会在摇篮里杀死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商家。 ”。 朱威说。
预防和治疗的关键是经营者
运用法积极维权
最近,北京网络法院在网络购物的典型问题信息通报会上提名了“羊毛党”。 有关各方直言这类案件的司法困难。 “顾客的行为是否是恶意的‘玫瑰羊毛’行为,商家要提交证据并不容易,其调查取证对法院来说也有很大的困难”。
孟强认为,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中国手机的顾客数量将迅速增加,电子商务将高速发展,这些将使新闻传播更加方便。 “蕰羊毛”的有利信息一经广泛传播,就形成了扩大效果。 “其实这些‘玫瑰羊毛’的例子并不少见,通过说明合同的效力就可以解决问题。 》孟强说,“羊毛党”违反了民事法律中的诚实信用。
“现在说的‘玫瑰羊毛’,其实很多时候可能很难说是违法犯罪,但首先不符合民法中的诚实信用。 因为“蕰羊毛”分为几种情况,一种是商家自己的定价错误和计量单位的标注错误,比如10000元是1元,或者100克是100斤等,这确实是卖方自己的错误。 如果客户看到并成功订购,很容易定义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但基本上违背了诚实信用。 ”孟强说。
朱巍巍明确认识到商家的投标价格是错误的,但依然挖着缝隙,履行其承诺不仅有违诚实信用,而且在金额大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敲诈勒索,情节严重的情况下有可能违反刑法
“在卖方基于重大误解发出的商品新闻中,比如以为自己写了4500克,没想到写了4500斤。 相当于让自己的行为产生了严重的误解,结成了一致,让自己失去了公平。 对于这种严重的误解,根据合同法可以委托法院变更或撤销合同。 或者根据民法总则,要求法院取消合同,双方互相返还商品的金额和商品即可。 ”孟强说。
“‘玫瑰羊毛’的防治,最重要的是平台和和平台内的商家必须做相关的工作,包括规则、制度的制定,不要弄错价格是最基本的要求。 另外,商家也要诚实,不要做恶意营销。 在网络环境中,请求零错误是不现实的,如果出现问题或恶意说明,可以申请取消,寻求法律援助。 ”朱威说。
孟强认为,互联网平台应该积极行动,承担责任,不能完全服从平台的潮流,系统不能自行解决。 “因商家投诉,平台直接扣除保证金是不负责任的。 人工客服必须及时跟进,明确是非,看看双方提供的证据,评价哪个更合理。 如果店主只是希望自己诉诸法院,那就太费人事了。 如果交易平台能及时介入,就更方便、更高效、更节约价格。 毕竟,提高互联网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越来越多。 进行优惠活动时请慎重。 如果错了,就必须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标题:热点:“薅羊毛”黑灰产链调查网络法治频道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22/42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