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2020年清退网贷平台仍是主旋律网络法治频道
本篇文章1848字,读完约5分钟
会话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室副主任尹振涛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领域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
《法制日报》记者赵丽
《法制日报》实习生董锦蒙
记者:随着p2p工人的陆续离开,整个网贷领域的大幕落下了。 回顾往年,与以p2p业务为主的网贷平台只登陆一个美股、年数网贷平台在香港、纽约两地相继发售的盛况相比,资本市场
年也是许多即将上市或上市的网贷平台滑铁卢年。 上市网贷企业无一例外地经历了股价暴跌,交易困难,实际管理者被调查等负面消息层出不穷,上市的圈子被彻底破坏了。
尹振涛:年10月,网贷领域专业建设正式启动,国家态度越来越明确。 是以消化和解决库存风险、吸引清退转换为主导的维修事业。 年、年分阶段实施维修事业。
年,国家的一大策略是以清算为主,进行适当的诱惑变革。 各地对比网贷领域的清退发表了一点政策,从年下半年到现在,大部分10个省发表了网贷平台的指导意见、管理方法或使网贷平台有序顺利退出的文件。
从现实结果和政策结果来看,年各地或整体网贷平台的倒退非常明显。 从原来的数千家到年末不到1000家,现在可能只有几百家。
黄震:首先,中国金融监管的基本要求之一是所有金融业务都纳入监管,同时实行牌照管理。 p2p网贷领域从一开始就没有纳入监管,也没有发行牌照。
其次,p2p领域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有些平台从一开始就偏离了方向。 有些后来忘记了初衷,只有极少数网贷平台可以点对点对接出借人和借款人。 因此,在这个领域很难达成整体的合规性。
最后,p2p领域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有点不法分子盗用p2p的名义,进行欺诈、邮购、非法集资等,导致p2p领域的污名化。
郭田勇:我希望网贷平台能成为新闻交换中介而不是信用中介。 从全国任何地方来看,许多网上信用平台都成为了信用中介。 这等于没有卡就从事银行的一种业务。 整理是为了处理一点网贷平台成为信用中介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记者:年下半年,监管机构开始另辟蹊径:暂时保留网贷备案细则,诱惑网贷平台转型为小贷企业、持卡金融企业。 例如,年11月27日,互金整顿和网贷整顿共同发表了《网络贷款中介机构关于向小额贷款企业转型试验的指导意见》,吸引了网贷中介转型小信用企业的试验事业
这样的监督管理会持续到明年吗?
尹振涛:年,专业维修事业继续。 在中国人民银行刚发表的员工会议上,比较网络金融风险的专业整顿还没有结束,所以我认为今年应该继续这样的政策。
关于是发布新政策还是追加政策,由于在网上信用领域政策和法律法规几乎完全完善,年度的维修动作可能也会继续。 各地会发表一些后退的方案。 整体方向不变。
当然,我希望在撤退的过程中,能有一个好一点的平台被政策诱惑,得到一点变革的道路。
黄震:现在网贷领域的清退还没有完全结束。 年,什么样的运营中的平台如何有序地退出,面对巨大的考验。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平台倒退后如何保证投资者的好处。 因为,如果让投资者觉得损失是清退造成的,就有可能进行一点不正当的维权,产生一定的社会风险。 因此,有关部门要清除一点网贷平台,不要破坏投资者的好处。
另外,在切实做好投资者教育安抚工作的同时,要尽可能保证投资者的资金有一定的退出机制。
记者:退出的网上信用平台是否还有继续存在的空间,或者合法遵守法规并迅速发展?
尹振涛:网络专业建设的核心目标是为金融科技、网络金融领域营造良好的快速发展气氛。 这种快速的发展气氛与p2p并不完全对比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最终不剩下p2p模式,或者p2p模式还剩多少可能是问号。 我认为并不是所有的p2p都留下来了,也不是没有。 将来p2p会被其他领域、类似领域、相关领域吸引,有可能接受新的监督管理。
郭田勇:关于网贷平台未来的趋势,也不可能完全消失。 因为作为新闻交换中介的存在,有一定的存在意义。 通过网络手段,形成了一种头部效应。 头部效应是指今后不一定需要这么多,可能有两三种存在。 从新闻中介和理论上来说,未来不需要那么多的网上信用平台。 我觉得将来会保存一点头部公司,政府还可以发行金融牌照,进一步变革规范。
黄震:本来认为p2p可以处理民间金融难的问题,所以建议规范p2p网贷,给予合法化之路,比如备案,给考试机会。 但是,实践后,许多省市开始宣布一个p2p平台不符合监管要求,检查不合格,结果一个省的一个市要求退出。 这个信号很强,p2p网贷领域可能没有机会在中国继续考试和备案。 这些平台很少有机会继续快速发展。
标题:热点:2020年清退网贷平台仍是主旋律网络法治频道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22/42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