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公益 > 热点:信用惩戒是“断卡”良药网络法治频道

热点:信用惩戒是“断卡”良药网络法治频道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3-20阅读:

本篇文章1364字,读完约3分钟


个人要珍惜自己的信用,看自己的卡,不要无意中成为违法犯罪分子的工具。


□林小山


据媒体报道,广东省自在全省范围内组织打击“双卡”(电话卡销售,非法启动银行卡违法犯罪活动)特别行动以来,逮捕了4200名“双卡”违法犯罪嫌疑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专业行动中,共计47家要点商业银行和7家涉案较多的要点县区,惩戒公开2400名银行卡失信者。

热点:信用惩戒是“断卡”良药网络法治频道


与“两卡”相关的违法犯罪乍一看似乎不知道,与人们深恶痛绝的电信网络诈骗密切相关。 所有类型的电信网络诈骗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盈利,但如何收钱、取钱是关键。 在没有实名制之前,骗子想通过各种手段隐瞒身份开设各种账户,领取赃物。 没有“两张卡”的帮助,聪明的电信网络诈骗可以说是忙碌的工作。

热点:信用惩戒是“断卡”良药网络法治频道


但是,实名制越来越广泛被采用的时候,造假开户的道子已经不行了,骗子不得不专注于借用相关机构和个人银行账户,支付账户的“收购”。 这些信息表明,仅广东省的专业行动就涉及47家主要商业银行和2400名人员,问题并不严重。 电信网络诈骗事件持续不断,非法销售电话卡和银行卡是重要的根源。 大量“实名不实人”的银行卡和电话卡被骗子购买实施诈骗,给公安机关的跟踪和业务打击带来很大困难。 切断电话卡和银行卡的买卖链,等于给骗子“断奶”,从源头控制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 因此,去年10月10日,国务院决定召开打击管理电信网络的新型违法犯罪从事部的联合会议,从10月10日开始在全国展开“刷卡”行动。

热点:信用惩戒是“断卡”良药网络法治频道


“卡用完”的重点是让骗子不能买卡,不能用卡。 这从渠道开始。 从实践上看,第一有两条路线。 一个是有关机构的内部人员犯罪,另一个是大众自行出售利益。 也许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借阅、借阅行为会导致虐待,但客观上,这种行为确实是违法的,成为骗子的共犯。 因此,为了有效切断“两卡”的违法犯罪产业链,打击电信网络欺诈,需要在规范“两卡”的采用和管理上下功夫。 另一方面,打击手机卡、银行卡领取卡、销售卡集团,切断“两张卡”的流通很重要。 另一方面,重点是配备“两张卡”较多的运营商和银行的营业据点。 另外,对出租、出售“两张卡”的相关机构和个体实施严格的纪律处分,从源泉中进行限制。

热点:信用惩戒是“断卡”良药网络法治频道


依法惩戒除了使用好的行政、法律手段外,还必须使用好的信用工具,特别是对未构成违法犯罪的行为,必须通过信用惩戒教育唤醒相关当事人。 在广东特别行动中,对公安机关认定的出租、出租、买卖银行账户、支付账户的附属机构和个体,5年内暂停其银行账户的非盘面业务、支付账户的所有业务,银行和支付机构不得为此开设新账户。 人民银行还将上述机构和个人新闻移送金融信用新闻基础数据库,将其违法违规行为记录在征信系统中。 这些信用惩戒措施,违规机构和个体不能在5年内采用(智能手机的)银行应用、网上银行等银行的非盘面业务,不能使用微信和支付宝( Alipay )进行扫描、转账和红包,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便利性。

热点:信用惩戒是“断卡”良药网络法治频道

信用惩戒是“断卡”的良药。 这需要相关部门不断完全比较借阅、出租、销售、购买电话卡的失信客户的惩戒措施,使之更正确、更有效。 另外,必须通过信息媒体对典型的方案进行一点曝光,特别是让涉案“双卡”较多的营业据点和领域的人们举办“观光”。 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珍惜自己的信用,看自己的卡,不要故意成为非法犯罪者的工具,在尊重法上绊倒,付出沉重的代价。

标题:热点:信用惩戒是“断卡”良药网络法治频道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20/42040.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