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公益 > 热点:北青报:老旧小区改造意义不亚于“房改”

热点:北青报:老旧小区改造意义不亚于“房改”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3-17阅读:

本篇文章1260字,读完约3分钟

原题:老小区改造的意义不亚于“房改”

镇上老小区的改造该怎么办? 如何动员民众和社会力量参加? 改造资金怎么筹集? 这些重要的问题现在有答案。 国务院办公厅20日发表了《全面推进城镇老化小区改造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确定了城镇老化小区改造的目标任务、对象范围、支持政策等。 《意见》提出全面推进城市老区改造事业,推进城市更新和建设方法变革。

热点:北青报:老旧小区改造意义不亚于“房改”

城镇的居住条件会更好吧。 继小屋改造之后,旧小区的改造也提高日程。 年,15个城市实施了一年的城市旧小区改造试验。 年,住建部与21个部门合作深入近100个市的县调查了200多个城镇的老小区,有些省市又开展了深化试验的探索。 在前期的考试、调查的基础上发表这次的“意见”,一定是为了全面推进城镇老区的改造事业按了“开始键”。

热点:北青报:老旧小区改造意义不亚于“房改”

这对老小区的居民、社区、城市、楼市有着深远的意义。 根据《意见》规定的事业目标,每年重新开始3.9万个古镇的改造,居民达近700万户。 目标是在“十四五”期末之前,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设的改造城市旧小区的改造任务。 这意味着全国“四老一差”的老小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将得到改善。

热点:北青报:老旧小区改造意义不亚于“房改”

全面推进城镇老区改造,意义不亚于“房改”。 无论是具有象征意义的1998年的“房改”,还是之后的大小“房改”,目的都是处理住宅市场和居民居住权益的根本问题。 旧小区的全面改造也是以此为目的,既要提高公民的居住质量,又要着力处理房地产市场的库存问题。

热点:北青报:老旧小区改造意义不亚于“房改”

老小区居民的居住权益已经得到保障,但居住条件明显落后于时代的迅速发展。 由于建设年代早,老小区存在养护设施维修不足、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会服务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另外,全面改造旧小区的各种短板,将提高居民的居住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因为从他们的立场来说,这不亚于重要的“房改”。 特别是老小区内大多是老年人人口,改造也适应了老年人的迅速发展趋势。 旧小区的改造是继小屋的改造之后,为城市更换“新衣服”的另一大变革,这不仅改变了城市的面貌,给了城市新的气象,而且惠及了民生,给了城市从内到外的新气质。

热点:北青报:老旧小区改造意义不亚于“房改”

从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的角度来看,旧小区的改造有助于处理库存住宅项目的硬件和软件问题。 过去二十年房地产市场的第一个变化是增量,即大量土地建设在大量的房子里。 如果旧小区的硬件(基础设施、配套设施等)和软件(物业管理等)在全面改造上提高的话,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库存住宅和新建住宅在质量上会更加平衡。 另外,房地产市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必不可少。 旧小区的全面改造可以带动该行业的投资、费用和生产,同样有利于经济增长。

热点:北青报:老旧小区改造意义不亚于“房改”

全面推进城镇旧小区改造是一项多而复杂的工程,涉及旧小区居民、设施、产权等诸多问题。 《意见》提出了总体要求,确定了改造任务,建立了健全的组织实施机制,建立了由政府和居民、社会力量合理负担改造资金的机制,完全协助政策,加强了组织保障。 对于实施中可能发生的各种考验,有关方面需要总结和吸收以前试行的经验教训,不断细化各种政策措施,修改完整的相关法律法规。 (丰收)

标题:热点:北青报:老旧小区改造意义不亚于“房改”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17/41391.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