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把医学教育摆在优先快速发展地位
本篇文章1509字,读完约4分钟
□大力推进麻醉、感染、重症、儿科学科建设和专家培养。 逐步扩大订单导向免费医学生培养的规模。
□加强附属医院临床教育主体的功能,着力推进医学生早期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
□在培合格的本科学历临床医生在人员招聘、职务晋升、岗位录用、报酬待遇等方面与硕士研究生同等对待。
□各地、各有关部门必须保障经费投入,及时调整医学门类专业学生的平均定额资金标准、住培补助标准。
“到2025年,医学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机制更加科学高效。 医科和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基本建立了高水平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 医学人才采用激励机制,更健全。 到2030年,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更高水平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9月23日发表的《国务院办公厅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把医学教育放在有关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优先快速发展的重要地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保障人民健康 《意见》从优化医学人才培养结构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
在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方面,“意见”建议提高医学专业学历教育水平,严格控制高职(专业)招生规模,稳定发展本科教育,缩小临床医学、中医专业招生计划,适度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 大力推进麻醉、感染、重症、儿科学科建设和专家培养。 逐步扩大订单方向免费培养免费医学生规模,3年内推进医学院校普遍成立全科医学教育组织机构,建设100个左右国家全科医学实践教育示范基地。 根据高水平大学的布局建设高水平的公共卫生学院,把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计划作为公共卫生研究生教育的主体培养计划,建立了迅速发展公共卫生博士专业学位教育。 推进“医学+x”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加强高端基础医学人才和药学人才培养。
在提高高校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意见》提出提高入口生源质量,依托高水平大学建设一流医学院,扩大中央部门所属大学本科医学专业的招生规模。 加强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到2021年建设600个左右医学本科一流专业建设点。 传承创新巩固了迅速发展中医药教育大学附属医院医学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医学教育协同加强和规范大学附属医院的管理,加强附属医院临床教育主体的功能,着力推进医学生早期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 系统建立健全推进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统一管理的医学教育质量判断认证制度,建立医学专业全面涵盖的医学教育认证系统。 加快医药基础研究创新基地建设等。
在继续住院医师的训练和医学教育方面,《意见》要求加大全科等专业住院医师的训练力度。 加强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快培养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保障住院医师的合理待遇。 在通过面向社会招聘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训练对象训练的年份就职于医疗卫生机构的情况下,在招聘、派遣、定居等方面,与当年的应届毕业生同等对待。 对在住培合格的本科学历临床医师,在人员招聘、职务晋升、岗位录用、报酬待遇等方面与临床医学、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等对待。 并推动医学教育创新的迅速发展,大力发展远程教育。 把医务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情况纳入该年度业绩评价的必要复印件。 用人单位要增加投入,保证所有在职人员都接受继续教育和职业再培训。
《意见》还要求采取完全的保障措施。 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医学教育的综合管理和统一,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医学教育创新的快速发展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计划和本部门的要点事业计划。 实施国家重大战术工程,加强医学教育投资保障,中央预算内投资提高对医学院校的支持力。 保障经费投入,及时调整医学门类专业学生的平均定额资金标准、居培补助标准,地方各级政府要按规定执行投入责任。 (记者王潇雨)
标题:热点:把医学教育摆在优先快速发展地位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14/40443.html
下一篇:热点:胆固醇达标,预防再次心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