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让煤炭利用清洁高效起来
本篇文章2851字,读完约7分钟
图为国家能源集团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项目。
年6月,习大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推进能源支出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各方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面向中国能源快速发展 煤炭是中国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煤炭工业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命脉和能源安全,煤炭的迅速发展走上了清洁有效利用的绿色快速发展道路,意义重大。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符合国情。
我国能源资源发布的优势决定了长期以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道路的必要性。 在全国明确的化石能源资源储量中,煤炭占94%左右,是稳定经济、自主保障能力最强的能源。 煤在一次能源支出中的比重每年下降到57.7%,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煤的主体能源地位没有变化。 深刻认识中国能源资源的发布和煤炭的基础保障作用,进行煤炭清洁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是符合当前基本国情、基本能源情的选择。
煤炭长期以来支持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是中国能源安全保障的压载石、稳定器。 能源安全是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全球、战术问题。 特别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能源安全保障面临的不明确因素越来越多,将能源安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是必要和紧迫的。
立足煤炭稳定供给,迅速发展煤炭炼油气、醇类燃料替代,是我国能源供给保障的战术选择。 清洁高效利用煤炭对我国发挥煤炭资源特点,缓解石油资源紧张,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战术意义。 年12月,神华宁夏煤业集团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项目的油品a线通过全过程,生产合格油品,实现了煤炭“由黑向白”、资源由重向轻的转变。 习大总书记对神华宁煤炭炼油示范项目的建设生产提出了重要指示,这个重大项目的建设生产对增强中国的能源自主保障能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民族地区迅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源安全有效
我国煤炭产业和技术总体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
与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相比,中国一直把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作为国家科技计划的要点支持方向和煤炭产业的迅速发展方向。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培养和聚集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和团队,支持煤炭产业持续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方向快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开发规模的扩大,我国燃煤发电占有率持续下降,但依然是最重要的电力供应源。 我国燃煤发电机的容量由1978年的不到4000万千瓦增加到每年的10.4亿千瓦。 煤的发电量从低于2200亿千瓦增加到4.55兆千瓦时。 而且中国继续推进煤炭电机集团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节能减排的升级改造,供电煤炭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业绩持续下降。
现在中国已经建设了世界上最大的清洁高效的煤炭供电系统,燃煤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的超低排放标准高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燃煤发电已经不是我国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年,泰州发电厂3号机组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运用二次再热技术的百万千瓦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供电标准的煤炭消费量实现了266克/千瓦时,成为世界煤电新指标。 年,全国百万千瓦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运行111台,超过其他国家总和,平均供电标准煤炭消费量约为280克/千瓦时,领导着世界燃煤发电技术的迅速发展方向。
近年来我国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利用技术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突破。 煤炭直接液化、煤炭间接液化等重要技术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工业示范工程也实现了安全、稳定、长时间的全负荷运行,成为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战术路径。 开发了多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廉价的煤气化技术,彻底摆脱了大型煤气化技术对海外进口的依赖。 开发建设了世界上第一台百万吨级煤炭直接液化商业装置,实现了长周期稳定运行。 开发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成套技术,实现商业化运行,目前煤炭制油的生产能力达到921万吨/年。 建设世界上第一台60万吨/年煤制烯烃工业化生产装置,首次实现从煤化工向石油化工原料的转变,目前每年可超过1300万吨。 另外,中国在煤制乙二醇、煤制天然气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产业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可以说我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现代煤化工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以技术创新实现高碳能源的低碳化利用
我国煤炭利用迅速向清洁化、大型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推动煤炭从单一燃料属性向燃料、原料方向转变,推进分级、分级利用,实现高碳能源的低碳化利用。 具体来说,未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要点是燃煤发电和现代煤化工两方面。
燃煤发电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依然是我国供电的主力。 煤电除了继续负责保障电力供应主体外,还为大部分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提供灵活的调峰服务。 大力推进燃煤发电的高参数、大容量、智能化的迅速发展,推进超高参数燃煤发电、新型动力循环系统、高柔性智能燃煤发电、燃煤高效低价多污染物联合控制、资源化利用的成套设备技术和装备的产业化,电
现代煤化工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特别是油气安全的重要途径。 稳步推进以煤制油、煤制烯烃为代表的现代煤化工快速发展,加强技术创新,推进煤化工产品高端化、高价化,扩张产业链,提高价值链,接近废水零排放,固废减量化 现代煤化工项目建设只有在规模条件下才能充分表现出技术经济性能和环境保护性能。 因此,要积极推进煤化工产业的大型化、园区化和基地化的迅速发展,结合资源禀赋,稳步有序地推进大型现代煤化工基地的建设。
并且必须认识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迅速发展面临着很多课题。。 一是煤炭利用项目建设的合理布局。 要发挥每个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科学统一规划,避免无序竞争。 二是煤炭开发利用与水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 我国煤炭资源和水资源反向分布,西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水资源不足,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迅速发展,必须统一考虑煤炭资源的发布、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一定要考虑所有“煤炭” 三是煤基能源产业的优质快速发展。 煤化工基地建设存在同质化、产能过剩的问题。 要多次创新引领,加强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扩张产业链,稳步推进煤、电、化一体化和煤转化差异化快速发展。
展望未来,我国煤炭工业发展迅速前景广阔。 煤炭依然把其资源的可靠性、廉价性和利用的清洁性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 随着我国经济优质快速发展能源利用清洁化和低碳化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另外,“清洁能源”的定义也应该进一步细分。 关于排放,与“出身”无关,实现清洁高效利用的煤炭是清洁能源。
在能源变革中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遵循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在低碳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的事业中,公平和各自的能力大致相同。 依靠科技创新,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扎实进行,服务社会经济的优质快速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是现实的战术选择。
(作者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制图:蔡华伟
推荐书目:
1 .《中国煤炭清洁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快速发展战术研究》丛书:谢克昌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
2 .《现代煤化工技术手册》:贺永德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3 .《魔法煤》:王树民、徐会军、康淑云等编辑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
标题:热点:让煤炭利用清洁高效起来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13/40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