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我国将建首个海洋动力监测网 “三星组网”迈出关键一步
本篇文章1244字,读完约3分钟
年9月21日13点40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企业第五研究院总研发的海洋第二号c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火箭发射成功。
据介绍,这是中国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的第二颗卫星,也是中国第一颗在倾斜轨道上运行的大型遥感卫星,进入该轨道后,海洋第二号b星与网络相结合,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海洋观测范围、观测效率和观测精度
另外,海洋2号C星通过整星带太阳翼运输等方法实现了大型遥感卫星发射场工艺的优化,大大缩短了发射场的周期,对后续大型遥感卫星和商业卫星工艺的优化具有良好的宣传和示范效果。
以独特的“站立位置”支撑防灾减灾和科学应用
海洋2号c星具有手灵巧、眼睛有病手快的特征,可以实现更高的海洋风场观测频率。
与以前遥感卫星运行的太阳同步轨道相比,海洋2号c星的“站位”非常独特。 在研发团队的精心设计下,c星将在倾斜轨道上“全力奔跑”,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海洋观测能力。
设计师表示,如果海洋2号c星入轨和b星实现双星网络,观测周期将从单星3天缩短到1天。 之后,海洋2号d星发射,三星集团网络完成后,具备覆盖时间级世界主要海域的观测能力,并实现亚中尺度海洋现象观测,为我国海洋防灾减灾、气象、交通和科学应用等提供重要支持。
自主创新,许多指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海洋2号c星具有很多功能,设计师们亲切地概括了它的功能:“捕风、调查海、鉴舟、汇志”。
从测量世界海洋表面的风矢量和世界海面高度,到世界船舶自动识别、接收、存储和传输世界海上浮标测量新闻,这一系列能力是五院遥感卫星整体研究小组卫星多功能集成化迅速发展的高
包括微波散射计、船舶识别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在内的比较有效载荷精巧地配置在卫星上,许多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船舶识别系统可以实现全世界海面船舶位置、航向航行速度等数据的测算,大大提高海上交通和海上安全能力。 数据采集系统可以比较有效地获取海上浮标信号数据,将浮标点测量新闻统一传输到地面解决,通过点面耦合的精确测量可以大大提高海洋预报系统的精度。
三星集团网络将建设我国第一个海洋动力监视网。
作为海洋大国,中国的海洋总产值在国内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日益提高,即所谓的“海上无风三尺波”,海洋动力环境警报实现了对测风、测波的海况预报,产生了许多可持续和可预期的利益。
例如,通过对台风路径和强度(中心风力)的监测,比较有效地保证海运安全。 通过对海洋温度变化的监测,从涡流中明确渔场的位置,实现精确的渔业。 另外,也支持珍珠和海参等近海养殖。
海洋2号c星进入轨道后,不受天气和照明条件的影响,全天24小时连续实现海洋动力环境监测,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比较有效的服务。
另外,其遥感数据还可应用于海洋地球物理学、海洋动力学、海洋气候和环境监测、海冰监测等研究。
之后,海洋2号B星、C星和D星三星集团网络成功后,建设了中国第一个海洋动力监视网,该系统更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精度及全世界复盖的海面高度、比较有效波高、海面风场、海面温度等海洋运动 (赵竹青)
标题:热点:我国将建首个海洋动力监测网 “三星组网”迈出关键一步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11/39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