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2020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发布 “航天智造”入选
本篇文章1008字,读完约3分钟
主题: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学技术进展发表“宇宙智造”入选
11月26日至28日,以“智能制造引领优质快速发展”为主题的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江苏南京召开。 大会聚焦世界智能制造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尖端技术,探讨智能制造的新形象,培育经济迅速发展新动能,引领世界产业新的快速发展。 大会公布智能制造指标公司和重大科技进展名单,中国航天科技三院31所“宇宙多、复杂部件多品种、大量数字化柔性生产线”入选“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学技术进展”。
据悉,作为“高级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国家科学技术的重大专业负担单位,31个制造系统主要负责航空航天行业发动机核心关键部件的试制和批量生产。 近年来,这一目标航天模型生产针对国产高端装备的深层次制造要求,数控设备和数控系统制造商不断提高设计水平,开发国产数控设备的加工能力,实现数字化、自动化、灵活化、智能化的新型制造模型
整体叶轮、外壳等多而杂部件是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具有精度高、形状多而杂、刚性差、加工困难等优点。 长期使用的高端数控机床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进口,高效的精密加工技术受制于海外技术。 31所率先开展高效精密加工车间技术和制造系统技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中国航天科工智能制造样品板之间的“一体式涡轮壳体数字化柔性生产线”落地于所内,多种构件的效率、高精度、规模化
与以往流传的机械加工“推式”生产的优点相比,因为是31,所以以质量提高插件为目标,将批量生产变成生产能力平衡的单品/小批量“拉式”生产,实现生产模式的精益化和标准化。 采用智能物流装备集成数控生产设备,处理工件配送和上下材料协同等技术课题,比较有效地提高了机床的综合采用率,实现了制造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通过工业网络融合自动生产和新闻化管理的深度,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和生产效率,有力地保障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辅助能力。
智能制造作为改变生产模式的重要手段在航天和军需产业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生产线的建设推进集中展示了“高级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国家科技重大专业的前期成果,充分验证了国产高端设备的制造能力,得到了工信部、科技部等多个部门和航空、航天、机床等领域的关注,良好
从2010年开始,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继续开展智能制造科学技术进展研究,选择“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学技术进展”“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学技术进展”,实现工业软件、智能制造平台与系统的集成、机器人、高级 (记者李禾通讯员徐阳)
标题:热点:2020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发布 “航天智造”入选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11/39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