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中国航天科工六院:“十三五”谱写固体动力新华章
本篇文章2625字,读完约7分钟
建设现代化国家离不开航天事业,迅速发展航天必须动力先行。 在过去的五年里,作为中国固体动力事业的摇篮,中国宇宙科学工六院牢记“宇宙报国”的使命担当,聚焦于主要责任主业,为全面建设宇宙强国贡献了力量。
“十三五”期间,在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战场上,六院干部职员聚焦于“党建、质量提高、方法转换、结构调整、动能增加、风险控制”的主线,用智慧和汗水提交了明亮的成绩单。 能力提高进入新阶段,创新成果取得新突破,业务行业取得新进展,融合迅速发展进入新阶段,党的建设实现了新的提高,员工幸福感、认可感、获得感逐年增强。
振奋的五年,收获的五年
五年来,六院聚焦主要责任主业,深入推进科研生产能力的提高,质量好地完成了型号装备科研的生产任务。 六院连续多年圆满完成集团企业的责任令任务,提高了动力系统供应系统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型号科研生产任务优质完成,数字化科研生产系统效果明显,科研生产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发动机试验成功率始终保持优异成绩。
六院系统实施科研生产综合管理能力提高工程。 推进管理变革、生产组织模式创新、持续推进三年滚动计划、提高综合日程指挥性能、严格计划审查、深化项目经济性计划等。 基于bom和虚拟样机的联合研发模式初步建立,型号工装覆盖率100%,审查计划节点完成率100%,科研生产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在科研生产能力突飞猛进的同时,六院深入开展经营管理质量专业监督检查,经营质量、产品质量持续提高,资产结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研发模式、管理模式、营销模式、快速发展方式 通过严格抓好经济运行过程的监测预警和审查管理,大力实施阳光采购工程,六院初步形成了基于大数据的风险管理能力。
六院实施业务和新闻化一体化的协同工作机制,加快智能制造、协同制造、云制造布局的实施。 基于数据中心、快速联合论证平台等下一代新闻技术,加快从以前传达的经营模式向“网络+”经营模式的转变。 继续推进从设备到生产线的智能改造,全面形成了ar/vr多学科仿真、智能柔性总装及发动机数字总装等智能制造能力,“虚体迭代、实体制造”的英特尔
“十三五”期间,六院累计实现营业收入比“十二五”期间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4.61%。 累计实现利润是“十二五”期间的2.75倍,年均增长22.44%。 累计实现经济增加值是“十二五”期间的2.98倍,年均增长24%。
五年来,六院多次进行创新驱动,推进创新体系建设,获得综合创新平台,反复进行系统整合和前沿驱动并重的创新路线,许多创新维度合作发力,技术创新事业取得重大进展。
通过构建先进的固体动力专业技术体系,六院积极夺取滩占领,重大项目论证卓有成效。 要点预研任务进展良好,实现固体动力性能的提高。 开展50多个通用技术、专用技术研究攻关,专业技术能力进一步提高。 着眼于技术的卓越性和前瞻布局,开辟固体动力技术快速发展的新途径。
集团企业先进固体动力协同创新中心、集团企业应用化学协同创新中心、西北物联网协同创新中心的资源集约作用明显,引领着航天技术、商业航天、材料化工、智能产业的优质快速发展。 我院致力于完整的设计、仿真、试验验证系统,建设战术研究中心、试验共享中心及人才共享中心,基础研发能力、协同研发能力全面提高。 应用化学中心的实体化运行,论证院级产业化项目10多个,联合多个国内高分子行业顶尖特征单位成立了联合创新实验室。 公布了十多个国家标准,“景洪水电站水利式升船机”项目获得了国家水力发电科学技术一等奖。
群众性的创新活动盛行了。 六院“三期三池”项目累计242项,居集团企业首位,首次获得国家创新做法大赛一等奖,累计申报专利943项,申报比较有效的专利689项,其中发明专利430项。 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7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特等奖2项,省级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项。 制定国标5项、国军标9项、领域标准34项。
五年来,六院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服务国家战术和国计民生,产品和业务行业不断实现新的拓展和突破,形成了涵盖全应用行业的固体动力产品体系。 在加强固体装备之前一直传达着行业的特点。 然后,六院完成了许多装备的研制任务,大大扩展了装备的应用边界,完善了固体装备的谱系。
商业航天行业进一步验证了六院开发的发动机的可靠性。 长征2号丙火箭和实践10号卫星的发射任务也好,快船1号甲的商业发射也好,六院在我国宇宙动力行业的企业品牌效应不断凸显。 年10月末,六院河流企业动力总装基地在宜昌市签约,制作了六院在商业航天行业的新蓝图。
六院深入推进“一企一策”,促进方向、措施、变革。 新一代材料和化工、智能、先进装备制造服务、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板块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组织论证高性能改性材料的十多个院级产业化项目。 自主开发的物联网探测设备、数据传输设备、软件平台类产品不断反复升级。 参与编制的物联网国家标准已经发表了10项。 知识水务、智慧农业、知识交通市场份额稳步提高。 轨道交通试验、航空危险品检查及新闻安全等高速发展,业务复盖全区12个加盟市100多个公司单位。
六院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建议,丰富国际化自营产品体系,完善产品国际资格,建设澳大利亚智慧农业示范园,产品成功进入俄罗斯、日本、印度、土耳其等新市场。
强根铸魂加速走向一流的动力
今年,六院要求各级组织把疫情防控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牢牢掌握,计入专业经费,指定专门机构和人员科学系统开展疫情防控。 六院不仅大爆发干部职员及其家属新型冠状病毒零感染和零怀疑,科研生产的许多指标创历史最高,实现了疫情防控和科研生产经营管理的“双赢”。
“为了实现高质量的快速发展,六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百年不遇的大变局,六院领导班子对快速发展形势的研究判断充满了“危机意识”。
“十四五”期间,六院按照“一个目标三步走”的战术目标和“一三四六五”的快速发展思路,强调主责任主业,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术诉求,扩大能力建设,全力提高质量和提供本模型产品,深化民间产业
到2025年,六院将实现各方面的突破。 在竞争力方面,经济质量特征显著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 在创新力方面,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术诉求,坚决完成重大工程任务。 在影响大的方面,战术牵引工程和重大项目的研发结构基本形成。 在抗风险能力方面,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更完善,抗风险能力全面加强,基本建设世界一流的航天动力企业。 (记者李禾通讯员王玉祥)
标题:热点:中国航天科工六院:“十三五”谱写固体动力新华章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11/39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