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公益 > 热点:4万余张手机“黑卡”怎么流向境外

热点:4万余张手机“黑卡”怎么流向境外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3-09阅读:

本篇文章1361字,读完约3分钟

原标题: 4万余张手机“黑卡”怎么流向海外?

直到警察找到吴斌(化名),我才知道柬埔寨金边的诈骗集团使用以他的名字登记的联通手机卡实施了电信诈骗。 警察告诉我他的身份消息在找工作的时候从中介机构泄露了。

热点:4万余张手机“黑卡”怎么流向境外

去年8月1日,90天后,河南年轻人吴斌从江苏宿迁到郑州打工。 找工作的时候,吴斌请朋友申请,把身份证正反面的照片交给朋友,交给中介机构。

吴斌意外地发现,他的个人身份新闻照片被中介机构的员工发送到某微信集团,集团内的对接人员将这些消息登录到系统中,偷偷制作了手机“黑卡”。 这张“黑卡”不久被国外不法分子利用,骗取了无锡的2000多万元。

热点:4万余张手机“黑卡”怎么流向境外

无锡警察调查事件时发现,第一次联系受害者手机号码的是无锡某通信商营业所某店,店主是李群(化名)。 该店自去年5月以来,非法收集全国各地的市民个人新闻,将卡放入系统,激活后销售给柬埔寨金边、菲律宾等地。 这些“黑卡”最先被电信诈骗和赌博集团等犯罪组织采用。

热点:4万余张手机“黑卡”怎么流向境外

根据警察的搜查,李群利用营业厅老板的身份进行掩护,有权打开通信商系统卡的员工方便,单独设立员工室,用非法手段收集公民个人新闻后,制作手机卡销售国外的“黑卡”产业。

热点:4万余张手机“黑卡”怎么流向境外

李群经营这个营业所有十余年了。 他通过朋友得知海外的一些手机店大量收购手机卡,决定大量制作“黑卡”。 他把“黑卡”业务从营业厅的业务中分离出来,不让运营商发现异常。 李群作为营业厅的负责人,与运营商协商支付押金,取得经营卡的权限和号码的密码。 他的员工通过开设卡、填写卡、数据核对、外出业务、礼品配置、与劳务企业合作等方法,大量收集公民新闻……由此形成了制作手机“黑卡”的流水线。

热点:4万余张手机“黑卡”怎么流向境外

随着生意越来越大,李群手中的“黑卡”也有“供不应求”。

丁强(化名)是苏州通信营业所的老板,去年3月,李群后表示愿意合作。 两个人约定由李群提供具体发卡号码、发卡号码密码。 丁强负责收集新闻卡。

丁强给下属员工发摊位卡,与劳务中介合作,以注册进入工厂的消息为名,收集一点拟进入公司的人员的身份证号码。 新闻输入后,李群工作室确认比较有效的新闻数量,与丁强结算。

热点:4万余张手机“黑卡”怎么流向境外

丁强又找到了“中间商”梁某,通过网上发广告找人推。 地推,即员工来到各地,用多种玩法收集当地居民的身份新闻。

他们每天成立新的微信聊天小组,收集当地居民的实名处理手机卡,处理卡,把居民的消息发给小组,这样就偷偷处理“黑卡”。

据警察通报,从去年7月到12月,该犯罪组织非法采集了全国各地的人员新闻7万余条,制作了手机“黑卡”4万余张。

今年5月28日,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检察院依法以侵犯公民个人新闻的嫌疑向多个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

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检察院的李威检察官说,现在尽管手机要求实名制,不法分子仍使用别人的身份新闻统一开通电话卡进行销售。 这样的“黑卡”会成为地下市场的“宠儿”,也会衍生出黑色产业链,带来潜在的巨大社会风险。 收集市民新闻开卡的价格在10元到20元之间,销售这种电话卡的价格在100元以上,在暴利下有人铤而走险。

热点:4万余张手机“黑卡”怎么流向境外

李威要加强运营商打卡监督管理主体的责任,打卡人和录用者一致,严格执行面部识别系统的检查环节。 对于营业厅、代理机构,一定要严格管理,严禁违规打卡。 加强异常号码监督管理的主管部门要加强问责,对管理不完善、卡不完善等认真负责。

热点:4万余张手机“黑卡”怎么流向境外

华怡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超源:中国青年报

标题:热点:4万余张手机“黑卡”怎么流向境外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09/39498.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