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城市副中心打造“数字孪生城市”
本篇文章1105字,读完约3分钟
原标题:城市副中心建设“数字双子城市”
9175公里的地下管道可以通过手机知道“迷宫”的内情。 垃圾箱和信号灯等约10万个地面城市部件在虚拟世界中直接复制。 通州区城管委员会表示,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数字双子城市”预计在今年年底前正式完成并被采用,地下地下三维立体图将为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地下管线也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 据通州区城管委员会透露,到年底,通州区市道地下管线总长达到9175公里,涵盖供水、排水、煤气、热、电力、广播电视、通信、工业管线等8种14种市政管线。 通州区是全市唯一实现全域地下管线调查的区,目前已实现全区地下管线“一张图”。
但是,以前,城市的地下管线只能在图形中用一条平面粗线表示。 “在传统的二维绘图中,只能显示管线的大致位置和布局,不能显示管线和管线之间的深度关系。 ”通州区城管委员会指挥中心副主任郭安安如此介绍。 我不知道地下的具体情况,怎么办? 要真正了解地下管线的分布,可能需要挖地面。 施工可能会导致地下管线断裂。
为了使地下管线的布局一目了然,避免施工中对地下管线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今年7月末,通州总长达到9175公里的地下管线的布局图都是用实现三维立体化,用ar提高现实的方法来表示的 “管径粗细、管线和管线之间的位置与地下管线的实际布局完全一致。 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安装app的话,就可以“透视”地下管线的细节,不要盲目挖掘施工。 ”郭安安用手机向记者展示了许多神秘的“地下街”。
用手机app扫描井盖旁边的二维码,井盖和地下管线的新闻马上显示在画面上,管线的类型、点、坐标、地面高程等新闻一目了然。
“收到井盖周边有安全隐患的警告后,可以通过地面三维系统明确井盖的位置。 员工可以来到现场,用手机扫描井盖周围的二维码明确井盖的权利并通知修理。 另外,在手机上使用ar增强现实技术观察周边地下管线的配置状况,为修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郭安安说,这种应用目前在北京还是第一次。
除了三维立体“地下街”,副中心地上部分的城市零件也进行了三维立体化建模。 据通州区城管委员会介绍,通州区有垃圾箱、路灯、信号灯、交通标志、护栏等约50万个城市零件。 其中,仅副中心范围就含有24万个城市零件。
“我们选择副中心范围内的重要城市零件,在约10万个以内,对这些城市零件进行三维立体建模,在虚拟世界复制副中心的全貌。 这样,用手机和平板电脑就能清楚地看到副中心的立体空间新闻。 ”郭安安说,城市副中心建设的这个“数字双子城市”将在今年年底之前登场,在城市副中心的地下实现立体图显示。 由于地面地下的状况每天都在变化,“数字双子城市”也会及时更新。 (张楠)
标题:热点:城市副中心打造“数字孪生城市”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09/39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