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公益 > 热点:互联网时代,还需要翻字典吗?(文化只眼)

热点:互联网时代,还需要翻字典吗?(文化只眼)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3-08阅读:

本篇文章1450字,读完约4分钟

最近发表了最新修订版《新华词典》(第12版)。 这次修订历时5年,包括字首增补、新词适量增补、新义新用法增补等8个副本,在科学性、规范性、实用性等方面,进一步适应了网民的需要。 《新华字典》一出现新版新闻,就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开始了微博的热搜。 很多网民表示,这本“国民词典”深深地想起了自己在语言学习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但是,也有人认为,在网络时代,利用网络搜索新闻、查阅资料非常方便,无法用手翻词典这种“原始”的方法来查生字。 一位网友坦率地说,尽管《新华词典》伴随着自己的学生时代,但现在在职场上很少看到放在谁同事的桌子上。 在网络时代,《新华词典》已经远离我们的生活了吗?

热点:互联网时代,还需要翻字典吗?(文化只眼)

确实,用各大搜索引擎搜索汉字的声音、形状、义更方便,但也有新闻的芜菁、筛选困难、复印矛盾、不知道真伪等问题。 特别是如果客户允许修订词条,搜索结果很可能会出错。 以《新华字典》、《现代中文词典》、《辞海》等为数据库的小程序、app和检索网站只不过是这些词典和词典的电子化版,从复印来说和纸质版没有区别。 《新华字典》依然不可替代。

热点:互联网时代,还需要翻字典吗?(文化只眼)

作为全民采用的基础词典,《新华词典》的规范性、可靠性和权威度非常突出,反映了国家各语言的复印标准,尽量与时俱进。 因此,定期修订不仅确保了复印的正确性,而且关系到现在的中文教育、汉字普及,确保了网络流行语冲击或曲解汉字以前传来的用法时的汉字音形义和用法的稳定性。 特别是对中小学生来说,他们处于语言文案的学习阶段,规范性和正确性很重要,《新华词典》当然成为了重要的工具书。

热点:互联网时代,还需要翻字典吗?(文化只眼)

也有人认为词典的修订持续时间长,有延迟性,不能及时反映现在的最新语言动态。 关于网络时代的新流行语,词典里没有,只能从网络上搜索。 事实上,《新华词典》的修订都试图重视实用性,反映语言时代的特征。 从收到的单词数量来看,1998年版《新华词典》收到了1万余个,今年的最新版共计收到了1.3万个以上。 从受词情况来看,2011年版追加了“房奴”、“和谐”、“学历门”、“阳光”等词,最新版追加了“初学者”、“不错”、“截图”、“二维码”等词,在语言方面出现了时代的变迁。 与深深融入社会生活的新词和网络用语相比,“囧”、“晕”、“杯具”等一度大受欢迎,虽然也成为了年度流行语,但出现了昙花一现,现在采用频率不高。 对于这些网络流行语,有必要认识,暂时看不到受欢迎,觉得应该收录在词典里。 其中有古典问题。 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刘丹青所说,《新华词典》的修订过程非常严格,必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反映时代变化,考虑到网民的诉求和词典本身的学术规范,全面贯彻执行国家各语言复制规范 每一项都要有根据,符合中文汉字的学理、历史和现实。

热点:互联网时代,还需要翻字典吗?(文化只眼)

基于这些理由,《新华字典》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现代汉语词典,历经70年经久不衰,充满活力,现在已印刷了6亿本以上,年4月,有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受欢迎的词典》和《最畅销的书(定期修订)》两部

热点:互联网时代,还需要翻字典吗?(文化只眼)

比较网络时代新闻检索的优势,“新华词典”在“纸电融合”方面不断推出新的,从年开始推出“新华词典”app,到今年3月商务印书馆语言资源知识服务平台(含芬app )在线 最新版《新华字典》的正文每一页都附有二维码,用《新华字典》app扫描代码,可以看到整个页面的部首、笔画、结构等新闻,免费收听字的标准读音、观看笔顺动画、检查知识的讲座。

热点:互联网时代,还需要翻字典吗?(文化只眼)

年老古希的《新华字典》伴随着一代国民的成长,在网络时代,我们不一定随时检查它,但《新华字典》提供的优秀的语言知识服务依然不可或缺。 (张鹏禹)

标题:热点:互联网时代,还需要翻字典吗?(文化只眼)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08/39172.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