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阿勒泰需要我”
本篇文章787字,读完约2分钟
经济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
经济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
本报记者乔文汇
从黑龙江漠河到新疆阿雷泰,从大兴安岭到额尔齐斯河畔,刘美援疆之旅跨越5000公里。
年2月,刘美作为黑龙江漠河市职业技术学校团委书记、新闻技术科教师,响应国家“援疆万人教师支援计划”的号召来到阿勒泰,一年半期满后,她再次响应国家的号召,呆在这里。
在童颜、热情、笑声、认真、东北方言、刘美工作的富蕴县职业技术学校,她的“辨识度”非常高,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小美老师。 在课堂上,刘美使用各种教育手段,将新闻技术知识“活着”,营造放松活跃的教室气氛,使学生们的学习变得有趣。
来新疆时,由于水土不服,气候干燥,刘美一次咽肿痛,流鼻血。 除了想念陌生的环境、不同的工作时间、遥远的家人,我还想撤回堂堂。 “但是,每当我想起学生们想知道的目光,我就放弃了回家。 ”刘美说。
有一次,刘美不小心伤了腰,但还在反复上课。 看到手扶着后腰上课的小美老师,学生们一齐喊了“奥特加克斯”(哈萨克语“厉害”)。 “既然选择了援疆,就不能平庸。 不管什么理由,都不要进行错误的教育。 ”她说。
刘美发现学生德琳·穆拉蒂每天吃不到早饭,买了酸奶和面包,上学前安静地放在桌子里。 连续几天,这个哈萨克族女孩都蒙上了雾。 有一天,德林·穆拉蒂提前半小时到达学校时,看到刘美老师为她准备的早餐,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她把这份感动藏在心里,看到老师的腰受伤了,就和妈妈学习了缝制座垫。 新学期的第一天,她把手工座垫送给了小美老师。
“与漠河相比,阿勒泰想要我更多。 ”在34岁的刘美心中,阿勒泰已经是她的第二故乡。
教育之余,刘美组织成立了“黑龙江省对口援疆富蕴县志愿者服务队”,为受援居民提供各种志愿者服务。 援疆期间,刘美加加入中国共产党,获得蕴县职业技术学校优秀援疆教师、富蕴县民族团结先进个体、黑龙江省援疆前优秀援疆人才等荣誉称号。
标题:热点:“阿勒泰需要我”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04/38334.html
上一篇:热点:创业路上不停歇
下一篇:热点:五位退役老兵的“新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