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中国保险领域协会:谨防“代理退保”风险
本篇文章898字,读完约2分钟
最近,客户冒充监督管理部门和保险企业的员工进行欺诈,客户购买的人身保险、个人信用贷款保证保险等产品说“有欺诈行为,很多客户投诉”和“持续持有保单会遭受经济损失”等,对客户说。 中国保险领域协会警告广大客户,这种行为以非法利益为目的,扰乱保险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损害保险客户的合法权益。 客户必须加强风险识别和防范,根据自己的指控合理撤回保证,依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从事“代理退保”的个人或团体使客户结束正常的保险合同,使客户失去保险带来的风险保障,客户将来再次投保时,有可能重新计算等待时间、保险费上升、甚至被否认的风险。 有些不法分子要求客户支付高额手续费或定金,引导客户“撤回旧投资”,购买所谓的“高收益”理财产品或其他企业保险产品。 另外,也有可能利用掌握的顾客银行卡和身份证复印件等回收顾客的退款资金,使顾客陷入非法集资欺诈。
另外,“代理退保”的个人或团体代理投诉,全额退保时间可能会引起客户贷款逾期、保险费到期等违约,形成征信不良记录,对客户将来的贷款、移动、就业等产生不利影响。 “代理退保”的个人或团体教唆,让客户编造理由,伪造证据,提供虚假消息进行投诉、通报或冤罪,客户由此可能参与违法行为。
保险领域协会的相关负责人提醒客户对“代理退保”保持警惕,特别是慎重应对“退旧投新”“高收益产品”等的普及,以免上当受骗。 客户应了解所购买保险产品的保险责任和解约损失等重要消息,并根据自己的指控仔细进行解约。
该负责人还表示,客户不得观察保护个人的消息,将银行卡、身份证、保险合同等重要发票的原件或复印件轻易交给别人。 他说不要轻易把移动支付二维码、网银验证码发送给别人。 不法分子盗窃个人新闻,非法利用,利用投诉和退保实施诈骗等情况,必须在第一时间通报公安机关。 非法机构和个人诱导虚构事实、伪造证据资料等行为,客户也必须立即反映在有关部门。
另外,客户对保险产品有疑问时,可以直接拨打保险企业发布的投诉热线,也可以拨打“12378”银行保险客户投诉维权热线反映到监管部门,或者通过仲裁、仲裁、诉讼等方法处理。 (本报记者屈信明欧阳洁)
《人民日报》(年08月17日18版)
标题:热点:中国保险领域协会:谨防“代理退保”风险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01/37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