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于泰缅“死亡铁路”不能忘却的纪念
本篇文章1195字,读完约3分钟
这是8月19日拍航空照片的列车经过泰国北碧府的“死亡铁路”。 (无人机摄影)新华社发(塔纳摄影)
新华社泰国北碧8月30日电通信:宁静的桂河——对达美的“死亡铁路”难忘的纪念
新华社记者汪继任郭鑫惠
“呜——”汽笛声掠过北碧府上空,一列小列车呼啸着慢慢地过了旧钢制结构的铁路桥。
北碧府位于泰国首都曼谷西北100多公里的崇山峻岭中,外面与缅甸接壤,里面桂河穿过城堡。
横跨桂川的这座铁路桥至今仍有列车经过。 列车不通行时,人们可以从桥上穿过。
20世纪50年代,英国着名导演大卫·琳执导的战争叙事电影《桂河大桥》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获得了许多奥斯卡奖,位于北碧府的桂河大桥也很有名。
1942年6月,为了缓解海上补给线的不足,连接东南亚陆路补给线,日军征集了6万多名盟军俘虏和30万多名东南亚工人,在继泰缅边境之后的群山建设了长约415公里的铁路。
工程始于缅甸和泰国,原定于7年完成,但在日军的严峻威势下,仅用了17个月就完成了。 桂河两岸遍布茂密的森林,河流纵横,是疫病流行的温床,由于物资不足和恶劣条件下约有10万6千人丧命,因此也被称为“死亡铁路”。
桂河大桥是《死亡铁路》最有名的一节。
桂河大桥附近的盟军墓地、芳草萋、墓地埋葬了约1750名盟军俘虏的遗骨。 死者年龄在20岁左右,许多遗骨被收纳时只有破碎的肢体。 几十年来,许多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的俘虏及其子孙来到这里吊唁。 其中,澳大利亚人特里曼塔选择留下来。
曼塔告诉记者,父亲是当时的俘虏,在爪哇被俘后被送往北碧府参与铁路建设。
“一开始我只是想看看父亲在经历什么,像我这样的人来这里寻找答案。”
同样是澳大利亚人的罗德贝蒂出于好奇来到北碧府,一个人进入热带丛林,寻找关于“死亡铁路”的所有消息。 2003年,贝蒂在盟军墓地旁边建设了“死亡铁路”博物馆和泰门铁路研究中心,陈列了他对“死亡铁路”的20多年研究成果。
现在曼塔是这个“死亡铁路”博物馆的经理,在这里工作了15年。 他介绍说每年约有7万5千人来北碧府参观“死亡铁路”博物馆,迎接了许多俘虏和俘虏的子孙。 “有些俘虏选择回来,有些俘虏永远不会回来。 ”。
蝠鲼说,随着活着的俘虏越来越少,我们希望这个博物馆成为传播历史的载体,提醒人们永远不要忘记它的历史。 “我们博物馆在谈论人性、历史、数据和战争。 沉睡在墓地里的哪个军人是为了正义而牺牲的,他们值得铭记。 ”。
在“死亡铁路”博物馆,干枯的枕木、生锈的铁钉、工人使用的简陋工具和生活用品……博物馆内的每一个角落,哭哭啼啼的《桂河大桥进行曲》向置身的人们诉说着二战中日本侵略者犯下的野蛮罪行。
“记住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考虑未来,我们必须在这个历史上以未来为镜子。 战争没有胜者,我们的未来决不能重复同样的事情。 ”曼塔说。
在“死亡铁路”博物馆外,残阳如血。 桂河大桥的游人如织,桥下的河静静地流着。
标题:热点:关于泰缅“死亡铁路”不能忘却的纪念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211/34869.html
上一篇:热点: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疫情趋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