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公益 > 热点:吉林省对外公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

热点:吉林省对外公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2-08阅读:

本篇文章5253字,读完约13分钟

原标题:吉林省对外公开中央环境保护审计整改情况。

■到目前为止,已全面开始了67项整改任务,完成或基本完成了32项,其他任务正在依次进行。

省委、省政府每月召开整改推进会议,每周安排进展情况,每月通报各地各部门的整改情况。 发行了29份问题确认票、45份预告书、29份知事书,就8个市(州)政府的主要领导人进行了协商。

热点:吉林省对外公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

■年省级财政投入资金12.7亿元用于水污染防治,年省级财政又要部署20亿元流域水污染管理专项资金。

据本报报道,去年8月11日至9月11日,中央第一环境保护监察组进入吉林省开展环境保护监察业务,12月27日正式反馈了审计意见。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以最坚决的态度、最实用的作风、最严格的标准、最有力的措施整改执行。 到目前为止,67项整改任务全面启动,32项完成或基本完成,其他任务按顺序进行,警部整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效果。 在此,如下公开整改情况。

热点:吉林省对外公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

一、提高政治立场,全力完善中央环境保护审计。

吉林省高度重视中央环境保护审计的完善,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重大的民生工程和重大的快速发展机会,全力推进审计的完善。

(一)再次高位统一推进。 成立了省党委书记和省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全面统一地推进整治事业。 在警部反馈后,省党委书记巴音朝鲁主持了省委常务委员会会议,对整改业作出了安排。 总督景俊海召开动员部署会议,执行具体整改工作。 警部整改以来,两位主要领导先后100余次对警部整改进行专业批准表示,20余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10余次赴现场监督推进。 省委、省政府建立了省委常务委员会包地区、省政府领导同志包领域的“双包保”制度,各省委常务委员会和省政府领导对包保地区和分管领域进行了调查监督,推进了实际问题的处理。 省人民代表大会、省政协、省法院、省检察院的领导也从各自的行业积极参与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事业。 各地各部门相应成立了整改行业领导小组,党政治主要领导亲自战斗,全力推进问题整改,在全省上下形成了党政治和责任、凝聚力整改的良好气氛,为整改行业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热点:吉林省对外公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

(2)多次聚焦要点问题。 以习大总书记指示的违反建设的长白山高尔夫球场和别墅的拆除、辽河流域的水污染防止问题为要点,无视条件,不付出代价,全力推进问题的修正。 拆除长白山高尔夫球场和187套不情愿的别墅。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研讨会研究部署推进整改执行,多次听取情况报告,并特意去现场进行监督战。 省市县三级分别成立专业整改行业领导小组共同推进。 两个违规高尔夫球场和187套违规别墅被拆除。 拆除商依法遵守规则,平静地维持秩序。 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巴音朝鲁和省长景俊海第一时间安排部署,多次部署、现场指导,成立辽河流域水污染专业整治推进小组,制定实施辽河流域污染整治的“两方案一计划”,预计年底前完成综合管理项目130个。 开始实施了一系列专业审计和综合整治行动。 辽河流域水质恶化趋势得到初步抑制,年13月,6个国考断面除了1个没有被断流监测外,4个断面除去了劣化v类。

热点:吉林省对外公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

(三)多次正确管理。 建立高位推进、精准管理、警报审计、跟踪讯问效果等“四个机制”和领导的包容、名单管理、定期安排、销售号码检查、通报警报、审计、新闻公开、审查说明责任等“八个制度”。 对照监察组的反馈意见,细分整理三个方面、12类、67项整改任务,逐层分解,执行到12个地区和55个部门,逐层制定整改方案,细分分解任务,逐级一级、逐层执行 在整改过程中,加强“三本会计”的管理,组织建立了整改问题,列举了一反三和长期机制“三本会计”,实行了清单化管理。 加强监督管理,省委、省政府每月召开整改推进会议,每周安排进展情况,每月通报各地各部门的整改情况。 发行了29份问题确认票、45份预告书、29份知事书,就8个市(州)政府的主要领导人进行了协商。 加强省级审计,省委、省政府成立了4个审计小组,对全省12个地区进行了全面涵盖的省级生态环境保护审计,提出了大众通报事件6505件,有力推进了中央环境保护审计反馈问题的纠正执行。 加强现场审计,省委、省政府对警部整改组织4次现场审计,在现场批准整改进展。 加强承销号码检查,确定整改承销号码的标准和工艺,组织责任单位和监督单位按照规范严格进行现场检查,整改经得起检查。 加强报道公开,省级“一台一报一网”播放警部整改信息567条,每个人发挥“两微一端”的作用,形成良好的警部整改舆论氛围。

热点:吉林省对外公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

(四)重复认真追究责任。 巴音朝鲁、省长景俊海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审计责任追究事业,多次安排部署,亲自审查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情况报告书。 巴音朝鲁同志提出了“五项一律说明责任”的要求,继续加强环境保护监察员的“有责任就追”。 景俊海要求虚假整改、拖延整改、欺骗整改的直接负责人认真负责。 省委常务委员会、省纪委书记、省监委员会主任陶治国自行研究责任追究事业。 与中央环境保护监察以来中央环境保护监察组进驻期间提出的大众通报事件相比,负有1920人的问责。 对于监察组移交的12个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问责为177人,其中厅局级干部53人,县处级干部93人。

热点:吉林省对外公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

二、一再行动,真正坚硬,切实推进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的整改落地是有效的。

警部整改以来,全省多次指导练习大生态文明思想,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狠抓环境保护警部整改执行,推进整改工作取得了积极效果。

热点:吉林省对外公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

(一)在贯彻中央决定的展开方面。 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占有更突出的战术位置。 吉林省委第十一届二次全会、吉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定落实新的快速发展理念,推进优质快速发展,切实执行生态建设行动计划成为今后五年的重要任务。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后,第一时间召开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认真贯彻落实大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牢固树立绿色快速发展理念,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树立污染防治攻防战,美 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不断压实。 严格执行《吉林省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职责规定(试行)》《吉林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进一步压实各地各部门的主体责任。 建立五级河长体系,省党委书记和知事共同担任全省总河长,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副总河长,共计执行16395名河长。 各市县成立了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建立了定期研究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机制,党政治与责任、一岗双责任、合作推进,初步形成了共同管理工作的结构。 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 年省级财政投入资金12.7亿元用于水污染防治,年省级财政又要部署20亿元流域水污染管理专项资金。 年省级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专项资金规模也从2.73亿元增加到3.5亿元,增长28%。

热点:吉林省对外公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

(2)在推进绿色快速发展方面。 国土空间的开发结构持续优化。 稳步推进区域协调快速发展战术,统筹推进中东西部“三大板块”建设和“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 统一各类空间规划,科学划定全省县(市)城镇、农业、生态空间。 开始制定国土空间计划,完成了生态红线的划定。 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 统一推进火力、水泥、玻璃、电解铝等领域落后和过剩产能退出,年累计退出煤炭产能215万吨,取缔两家“地条钢”公司。 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吉林行动纲要》,加快战术新兴产业迅速发展,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健康和迅速发展。 能源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 大力推进煤炭成本削减。 加快“气化吉林”工程建设,全省天然气管道总里程达到3115公里,县级以上城市燃气管道覆盖率和城市人口气化率均达到70%以上。 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发展,新能源发电设备容量达到1151万千瓦,占总设备容量的比例提高到39%。 循环经济有序快速发展。 积极推进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建设,建立完全再生资源回收系统、复盖全社会的资源回收系统。 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能源生产,积极宣传清洁生产技术和节能环保产品,推进吉林经济绿色转型。

热点:吉林省对外公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

(三)在处理生态环境突出的问题方面。 在水污染管理中,加快实施黑臭水体管理、城市污水解决设施及辅助管网建设和水源地保护等重点事业。 地级以上城市建设区99处黑臭水体基本去除90处,地级城市饮用水水源地118个问题整治任务全部完成。 松花江、辽河流域52个城市污水解决厂有47个城市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累计完成禁养区内2154户规模化家畜养殖场的关闭或转移。 河道垃圾累计清理172.84万立方米,河道内违章建筑清理1061处。 在生态破坏整治中,开始了解决侵占生态环境问题的大整治事业。 组织开展了“绿盾”专业行动,修正了保护区内的3376个问题点,完成了3207个。 组织开展了大美草原的守护行动,使草原植被恢复了1679公顷。 组织开展违法违规清算森林,已经准入地7328公顷,林7295公顷。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组织开展了秸秆禁烧专业行动,建立了完整的秸秆离田等10个机制,形成了全面复盖的网格管理系统。 加强煤烟型污染对策,1071台20蒸吨以上的燃煤锅炉完成了改造,28台燃煤电厂的30万千瓦以上的机组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 年全省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比例为90.3%,比上年增加7个百分点,是国家实施空气质量严格监督管理评价以来的最佳水平。 严重以上的污染天数比上年减少了36天。 pm2.5的平均浓度比上年下降22.4%,为32微克/立方米。

热点:吉林省对外公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

(四)在严格的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方面。 新的环境保护法和四种辅助方法的执行力更大了。 年全省环境行政处罚案件2318起,罚款总额1.62亿元。 严厉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和涉林违法犯罪环境保护整治行动,从各类涉林事件4773中,打击解决违法犯罪分子5136人,收缴木材2453立方米,回收林地470公顷。 不断加强环境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是比较有效的联系。 原省环境保护厅、省公安厅共同开展保护生态环境打击环境污染的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年全省对公安机关适用行政拘留案件149起,适用刑事犯罪案件10起。 省检察院移交生态资源环境保护行业的事件线索有859件。

热点:吉林省对外公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

(五)在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期机制方面。 通过推进完整的制度体系和完善保障问题,着力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期机制。 “中国共产党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制定污染防治攻防战的实施意见”“吉林省要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计划( -年)”“吉林省辽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联合行动方案”“吉林省秸秆禁烧量化责任追究方法” 发表了中国第一部黑地保护地方性法规《吉林省黑地保护条例》,修改了《吉林省湿地保护条例》和《吉林省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制定了《吉林省秸秆禁止烧成区划规定和限制规范(试行)》、《吉林省农村生活垃圾解决技术标准》等规范、标准 制定了《吉林省辽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省政府常务会已经审议通过。

热点:吉林省对外公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

三、坚决标记表格,继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

吉林省中央环境保护审计整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比较习大总书记“两会”期间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演说精神,比较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比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比较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省整改

热点:吉林省对外公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

下一步,吉林省将领导习大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大生态文明思想和习大总书记视察吉林时的重要演说指示精神,继续把握中央环境保护审计反馈问题的整改,坚决打击污染的攻防战

热点:吉林省对外公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

一是加强责任担当,坚决贯彻学习大生态文明的思想。 不断增强“四种意识”,巩固“四种自信”,实现“两种维护”。 深入贯彻大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承担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政治责任,坚决维护生态基础,继续改善环境质量。

热点:吉林省对外公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

(二)多次提出问题,继续掌握中央环境保护审计的整改任务。 继续实行台帐式、列表式管理,挂图纸进行作战,加紧推进,尽快完成中央环境保护审计的整改任务。 整改进展缓慢,整改无力的,认真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确保项目着落,对所有事情都有反响。

热点:吉林省对外公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

(3)要点聚焦行业,坚决战胜污染防止的攻防战。 全面打响蓝天、碧水、青山、黑地、草原湿地五场防卫战,要点处理流域水污染问题、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问题和中部城市群大气污染问题,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实际效果赢得人民的信赖。

热点:吉林省对外公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

(四)加快绿色转型,深入推进优质快速发展。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抑制过剩产能,加快培育新产业、新行业,积极推进新技术、新模式,全面推进以前传达的产业智能化、清洁化,断绝产业结构

热点:吉林省对外公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

(五)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管理体系。 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完整的生态环境责任体系、生态环境保护法规技术标准体系、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系、生态环境管理保障体系、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行动体系,切实提高管理能力。

标题:热点:吉林省对外公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208/34489.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