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内蒙古乌梁素海生态治理:湖外下功夫 湖内见成效
本篇文章844字,读完约2分钟
初冬季节,天高云淡。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内乌梁素海水碧空色,芦苇摇曳,群鸟飞翔,生机勃勃。
乌梁素海,蒙古语义为“红柳湖”,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 该湖本来是黄河的旧路,是1850年黄河的主河道在河圈地区向南移动后形成的河迹湖。
乌梁素海生态保护中心主任杜占贵介绍,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自然补给水量减少和农业排水等因素,湖内生态功能严重退化。 近年来,在国家和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巴彦淖尔市积极推进乌梁素海综合管理。
首先,乌梁素海上游实施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累计防砂治沙面积108.7万亩,防风固沙林带更新、重建154公里,比较有效地抑制沙漠东侵,阻止泥沙流入黄河侵蚀河圈平原。
并在乌梁素海上游及周边城镇和工业园区推进污水解决工厂、再生水工厂和污水管网的建设,努力将水最大限度地用于工业用水、园林绿化水、景观用水、城市杂用水。 将无法回收的水导入乌梁素海入水口的湿地提高净化,达到标准后再次进入湖中,基本处理了点源污染问题。
另外,在河套灌区,全面展开肥料控制插件、药害控制、水消耗控制、膜有效“四控制”行动,吸引公司和农民绿色生产,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入湖水质。
另外,在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和自治区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巴扬涩谷市利用现有的灌排途径对乌梁素海进行了紧急生态补水。 其中,年、年分别从黄河向乌梁素海补水5.94亿立方米和6.15亿立方米,今年至今补水5.52亿立方米,对乌梁素海的生态改善发挥了重要意义。
内蒙古自治区快速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文玉表示,目前乌梁素海整体水质从退化五类稳定提高到五类,局部优于五类。
“市以乌梁素海流域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为生命共同体,采取综合措施,兼作标本和治疗。 ”杜占贵说,当地多次“湖内问题在湖外”的管理思路和途径,从单纯的“治理湖”向系统的“治理流域”转移,走着重视生态优先、绿色快速发展的优质快速发展之路。 现在乌梁素海水域面积293平方公里,最大水深约4米,鱼增加,鸟类扩大群,鱼类22种,鸟类264种。
标题:热点:内蒙古乌梁素海生态治理:湖外下功夫 湖内见成效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31/32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