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警惕网红食品非法添加药物成分
本篇文章702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记者赵文君)称“一天一斤”的网红减肥食品,有可能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总局获悉,网红减肥食品的减肥效果有点明显,但可能非法添加了西布曲明、麻黄碱、苯丙胺等药物成分。
从去年7月开始,国务院食品安全处理等9个部门在全国开展了长达1年半的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推进专业建设。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计,截至去年10月底,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共调查违法案件4.9万起,物品值17.1亿元,公安机关逮捕了8900名罪犯。 最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表了10例食品安全典型事件,表明政府决心打击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普及行为。
在食品中非法添加药物成分,有时引起急性中毒,有时引起肝脏、肾功能障碍,这是食品监督的严厉打击要点。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安全法研究中心主任刘筠说,有点网红食品在短时间内有明显效果,欺骗性很强,代价是身体严重受损,客户对此必须提高警惕。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的普及主要分为食品、保健食品的非法添加、非法主张和虚假的普及。 二是使用虚假广告的发行和非法手段销售产品,误导和欺骗顾客,其中中老年和患者的欺诈行为较多。 三是故意混淆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和药品三个概念,特别是普通食品、保健食品非法主张疗效,客户不太容易识别,容易上当。
我国食品产业约占gdp的15%,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保健食品产值超过3000亿元,保健食品生产公司有2000多家。 专家认为,转变监督管理理念应以终端产品检查为主,生产经营过程监督检查为主,早期发现、处置食品安全风险风险,使监督管理走在风险面前。
标题:热点: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警惕网红食品非法添加药物成分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29/31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