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天津校园食堂推行“舌尖上的节约”新风尚
本篇文章1159字,读完约3分钟
原标题:天津校园食堂推行“舌尖节约”的新风俗。
“粥一饭,很难想。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难。 ”“懂中国菜的人,颗粒很辛苦。 ”国庆节假期过后,每天早上,天津市第一中学的中学教室里响起朗朗的朗读声,古诗中流传的节俭精神也扎根于学生们的心中。
午饭时间,学生们的桌子被摆在盛着“小饭”的饭盒里,食堂的员工拿着香喷喷的饭菜等在各楼的走廊上。 “小饭”不能让一些学生白白吃。 不吃的话随时都可以免费追加“添饭”的饮食。
天津市第一中学食品安全管理者杨万立介绍说,为了预防疫情和限制食堂容量,现在采用了“预约制”。 疫情发生前,食堂随处可见在中学工作的“小红帽”和在高中工作的“自管会”的学生,促使教师和学生文明吃饭,节约粮食。 食堂的横幅、教室的板报、走廊的宣传栏是“CD行动”的“宣传阵地”。
杨万立说:“每个学期向食堂发放问卷,定期进行总结。 那些吃饭的学生喜欢吃,不受欢迎,所以尽快调整菜单,以免浪费。 ”。
今年9月,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制定了“阻止天津市教育系统饮食浪费行为的一些措施”,复印件包括严格的公务活动饮食管理、改善学校食堂的供餐方法、推进学校食堂精细化管理、开展节俭节约校园活动等 某学校食堂的“CD行动”在天津的大中小学甚至幼儿园也有推广。
在天津市南开区第四幼儿园,午饭时间,孩子们在班里有序饮食,必要时分餐,教师密切注意孩子们的饮食状况,及时增加饮食,避免饮食搭配合理,营养充分浪费。 4岁的张天译吃完盘子里的饭后,举手向老师报告添饭,当被问到什么是节约粮食时,他说:“碗里的饭都吃完了,不能留下来。”
另外,第四幼儿园扮演孩子们点餐的小顾客和商家,通过游戏告诉孩子们不能外出点餐,打开自己点吃完的量就行的角色扮演区,在游戏中培养孩子们节约粮食的理念
在天津财经大学的食堂,牛肉面卖碗,葱饼各卖两个,饺子各卖一个……“半顿饭”“小吃”的宣传既满足学生多样化饮食的诉求,又满足学生日常支出的降低,学生节约意识的培养。
另外,天津财经大学发表了“更换光盘纸巾”系列的活动,在活动展开的3周内,累计发送了纸巾5000余包。 学校还开展了“天财金秋校园采摘和劳动教育活动”,老师们在社会实践的“第二课堂”上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食物是如何从田地、果园、工厂转移到餐桌上的,让学生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自觉勤俭节约的好习性
在天津师范大学,最近进出食堂的教师的手和衣服上贴着一点美丽的贴纸,成为校园的新时尚。 学生党员戴着“节约校园——天师大学孩子在行动”的徽章,在“收残台”旁边等待,为盘子干盆漂亮的师生贴上“光盘”的贴纸。
“这个小贴纸是我的荣幸。 作为新生,这是我进入大学校园参加的第一次活动,我们必须成为节约高手,对舌尖的浪费说“不”。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学生耶波亚说。 (记者栗雅婷,张宇人奇)
标题:热点:天津校园食堂推行“舌尖上的节约”新风尚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28/31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