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公益 > 热点:碧生源“蓝帽子”背后疑存灰色生意 多年屡次违反保健食品法律规定

热点:碧生源“蓝帽子”背后疑存灰色生意 多年屡次违反保健食品法律规定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1-28阅读:

本篇文章2382字,读完约6分钟

自称“草本健康的中国袋装茶领导企业品牌,减肥茶第一企业品牌”的碧生源最近涉嫌接受贿赂,加速获得保健食品批号,因此卷入了风波。

根据健康时报记者的咨询,碧生源多年来违反了保健食品的法律规定,很恶毒。

“蓝色帽子”的背后是灰色商业

根据中国法院网络(最高人民法院批准的唯一权威法律信息网站),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设备监督司童敏元司长判处10年徒刑,罚款50万元。

热点:碧生源“蓝帽子”背后疑存灰色生意 多年屡次违反保健食品法律规定

其中,关于碧生源三种茶制品保健食品的审批。

2009年,童敏认识了时任中国保健品协会副会长赵某。 2010年5月至2011年7月,赵某担任代表董事的企业先后向国家食药监局提交了碧生源牌清源茶、碧生源牌润元茶、碧生源牌思悦颗粒的申报资料。 赵某提出童敏加快申报产品的审查速度,童敏承诺全力帮助。

热点:碧生源“蓝帽子”背后疑存灰色生意 多年屡次违反保健食品法律规定

 

碧生源品牌润元茶在网络药店已经下架了。 健康时报记者牛宏超/摄影

当时童敏正担任国家食药监局食品许可司长、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督司长。 在此期间,2011年上半年,童敏以借款为名要求赵某向加拿大女儿支付10万美元(约60.883万元)的学费。 同年赵某委托别人支付这笔钱,后来童敏没有归还也没有表示归还。 年4月24日,童敏在上述碧生源品牌产品保健食品登记审批表司的指导讨论栏上签字同意审批。

热点:碧生源“蓝帽子”背后疑存灰色生意 多年屡次违反保健食品法律规定

由此,受贿事件的一审判决与碧生源保健食品“蓝帽子”背后常年隐藏的灰色商业息息相关。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儿童敏利用职务、地位的便利条件,在保健食品审批等方面向委托人提供援助,构成受贿罪。

热点:碧生源“蓝帽子”背后疑存灰色生意 多年屡次违反保健食品法律规定

这三种产品没有上市,但根据国家FDA总局的数据库,现在还在保健食品的行列中。 碧生源牌清源茶、润元茶被赋予通便的保健功能,碧生源牌思悦颗粒具有缓解体力疲劳的保健功能。

热点:碧生源“蓝帽子”背后疑存灰色生意 多年屡次违反保健食品法律规定

 

三个批量产品不在碧生源官网上销售。 截图。

许多警告导致的畸形营销

一边试图取得大量的保健食品批号,一边公然无视保健食品限制。 事实上,碧生源的问题几乎没有解决。

碧生源曾经,从2000年到年,碧生源只做了一件事,就卖了两袋茶。 一袋是碧生源减肥茶。 一袋是碧生源常润茶,卖了30亿袋,45亿人民币。

这两种主力产品分别有通便和减肥的效果。 保健食品的身份已经有了,但由于违规扩大,北京、辽宁、广东等地有很多警告、停止销售,甚至取消了批文。

热点:碧生源“蓝帽子”背后疑存灰色生意 多年屡次违反保健食品法律规定

2006年3月,在国家FDA发布第一期《违法保健食品广告总结》中,碧生源列入违法名单。 国家食药监局在这次总结中要求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提高对违法保健食品广告监测结果的推动力,立即移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热点:碧生源“蓝帽子”背后疑存灰色生意 多年屡次违反保健食品法律规定

但是碧生源的违法广告之路并没有就此止步。 2007年,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发表了十大客户侵权案例,碧生源位于其中,因广告虚假普及被罚款7.3万元。

热点:碧生源“蓝帽子”背后疑存灰色生意 多年屡次违反保健食品法律规定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仅辽宁省就发布了482次违法广告,其中9次是严重违法的,被辽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列入了10次《违法保健食品广告广告》。

2007年3月、4月、5月、6月,碧生源以“未经批准擅自发表”,连续4个月被列入违法广告名单。 2008年,媒体频繁播放“擅自篡改批准复印件”的广告经常被公开警告,违法广告的播放量累计达到463次。

热点:碧生源“蓝帽子”背后疑存灰色生意 多年屡次违反保健食品法律规定

此外,2009年3月、4月发布了9次“利用国家机关及其员工的名义或利用医药科学研究机构、学术、医疗机构或专家、医生、患者等的名义和形象进行说明”的广告,因此,向辽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热点:碧生源“蓝帽子”背后疑存灰色生意 多年屡次违反保健食品法律规定

在广东省,从2007年到2009年,碧生源收到了19件违法广告的公开警告。

但是,多次违反的时期也是碧生源的辉煌时期。 许多警告、停止销售、甚至取消批文的情况下,2010年9月碧生源上市了。 以保健食品的身份,减肥、通便等广告推广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热点:碧生源“蓝帽子”背后疑存灰色生意 多年屡次违反保健食品法律规定

碧生源招聘书显示,2007年碧生源广告费支出为4910万元,占本年度销售总额的30.1%; 2008年为11820万元,占总销售额的33%; 2009年为19670万元,占总销售额的28.4%。

热点:碧生源“蓝帽子”背后疑存灰色生意 多年屡次违反保健食品法律规定

但是,与广告投入相比,碧生源在研发投入上很少。 碧生源上市文件显示,2007年产品开发价格为零,2008-2010年产品开发价格只有331万元。

其招揽证明书承认,过去一些产品广告或相关推广方法没有完全遵守相关法规,但相关政府部门对这些事项处以罚款,2010年向中国保健协会提出了“最具公共说服力的保健品十大企业品牌之一

热点:碧生源“蓝帽子”背后疑存灰色生意 多年屡次违反保健食品法律规定

瘦身“神话”是瘦身危机

以便宜的违法价格,短期内碧生源的高额利益可能是“九牛一毛”,但长时间走在法律边缘的碧生源,近年来呈下坡路。

年,碧生源的核心产品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瘦身危机。 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察总局发布了《关于保健食品命名的一些事项的公告》,根据规定,保健食品名称不得包含表现产品功能的相关复印件,不得包含批准的特定保健功能复印件。

热点:碧生源“蓝帽子”背后疑存灰色生意 多年屡次违反保健食品法律规定

的确,这份规范文件大大降低了碧生源的业绩。 碧生源宣布,年最大的风险和挑战来源于碧生源减肥茶的改名。 不仅被要求从产品中删除减肥这个词,而且停产了将近半年。

热点:碧生源“蓝帽子”背后疑存灰色生意 多年屡次违反保健食品法律规定

也就是说,同样的产品开始销售后,碧生源生产线旗舰店的一直新产品是原碧生源减肥茶,依然没能挽回损失。 碧生源年报显示,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2.3%,净利润亏损6871万元,同比下降174.4%。

热点:碧生源“蓝帽子”背后疑存灰色生意 多年屡次违反保健食品法律规定

年以来,这家上市公司的股价也在走下坡路。 碧生源2010年在香港交易所上市,2010年10月26日股价达到4.16港元。 最近股价暂时维持在1港元以下,“神话”再次很难。

热点:碧生源“蓝帽子”背后疑存灰色生意 多年屡次违反保健食品法律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碧生源无论是“减肥”还是“通便”,都有被称为番泻叶的主要成分,尽管被收录在“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清单”中,但在采用上还是需要保持慎重的态度。

热点:碧生源“蓝帽子”背后疑存灰色生意 多年屡次违反保健食品法律规定

据某三甲医院消化内科专家介绍,门诊有过量使用包括番泻叶在内的保健茶引起结肠黑变病的患者。 番泻叶刺激肠蠕动,用于重症便秘者时,必须用于医生的指导,通常可能对短期便秘有效,但不建议随便采用类似保健食品。

标题:热点:碧生源“蓝帽子”背后疑存灰色生意 多年屡次违反保健食品法律规定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28/31549.html

最近更新更多